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意经 » 创业中心 » 创业故事 » 正文

季琦:创业让我很上瘾

2012-11-12   来源:www.cnaidc.com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CNAIDC   点击:532
一位携程系老人告诉记者:梁建章是深挖坑的人,他管理细腻而又善于拥抱新事物,最后选择去美国读博士,理想是做个研究型企业家;沈南鹏熟悉投行业务,平日里也像一架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走到哪里,就把一阵强风带到哪里;范敏,勤勤恳恳,总能把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事情做好做实,确实是守业型的典范;而季琦,是个充满激情、胸怀坦荡的人,他重情义,但不会因为情义优柔寡断。

    有些细节得以在采访中澄清,譬如:季琦是携程的第一任CEO,后来才是梁建章;在最初创业的日子里,季琦是全职,其他三位利用工作之余一起开会讨论,一道走过创业之初的艰难时光,地点就在徐家汇教堂南侧气象大楼17层的半层楼面,200平方米,与季琦的公司协成共用。

    1999年10月28日,网站名称由“游狐”改为“携程”,正式上线。给了携程第一笔风投的IDG章苏阳后来解释那次“投人”眼光:“这四个人有点像一组啮合,各个齿轮之间咬得非常好。团队成员的背景和素质,足够执掌他们将要操作的公司。”

    但是,四个聪明人,四个内心骄傲的男人聚在一起做一份事业,摩擦碰撞是可以想见的。2002年年初,季琦退出,代表携程创办如家,之后梁建章出国读书,沈南鹏创办红杉资本,人们从一些微小处听出很可能发生过的“不和”。

    回应时,季琦每每流露出他憨厚的一面。他常常一不小心露出一些生活细节,以证明他跟“沈先生”真的没矛盾,至今有交往。而这些,又常被媒体放大镜纳入下一轮分析。

    在采访现场,他将脑袋摇晃得很无辜:“真的没什么呀!难道要把我们一个个放到X光底下照,照出矛盾来不可?大家一起做事情,争论肯定是有的,但那都是很健康的。”

    每个创业者都有自己的因缘际遇。对于季琦和他曾经的伙伴,尽管志趣个性迥然有异,但是从心底里彼此欣赏、尊重,各自扬长避短是聪明人的态度。采访中,谈到自己欣赏的企业家,季琦眼睛盯着某处,显然是经过大脑地说出一串名字:“南鹏身上有我不具备的素质……”周树华说,没法想象不经历携程的季琦走到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最早投身电子商务的王峻涛曾说过:辞职,就是一种业务重启,就是换个方式做事业。在过去10年间,季琦重启过2次。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能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所能做的,只是让自己从那些违背其自尊心和志趣的活动中退出来。”

    事实上,季琦一直在寻找最适合的那片土壤:携程2年半,如家3年,汉庭近5年,是过去10年他不断踩下去、试深浅的三个脚印。在汉庭面前,他有意打住,向深处开掘,许多投资人都曾被他“将汉庭做成终生事业”的表白打动。

    “终生”的重要表征是季琦及其家族在汉庭所持股份的高比例。招股书上的数字显示了公司主席季琦的资本强势和投票权强势——一位圈内人说,很正常,经过几轮创业,谁都知道资本和发言权意味着什么。换个角度讲,季琦在汉庭投进了他的身家性命。

    一步一个脚印的非传奇

    怎样选择并用好风投,令其襄助事业而不是被资本牵着走,需要清醒头脑,更需要定力。2008年年底金融危机爆发,汉庭面临融资选择,曾有2亿美元的风投摆在季琦面前,条件优厚,也很可以满足虚荣心。

编辑  来源: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生意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