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从江苏如东掘港镇某村走出来的创业者,念初中时有一天走了8里路回家吃午饭,结果母亲说:“家里没吃的,你自己想办法吧。”
如今发达了,他不再为吃喝发愁,他的思维已跟华尔街、跟美国公司接轨,甚至他也学会了如何跟巨大财富相处。超乎想象的财富是任何人都难以适应的,但他似乎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创业,是这个精力充沛的男人的最大乐趣。
在他身上,中国传统中的一些东西有迹可循。季琦自己有辆私车,经常开到公司来给业务部门招待重要客户用,如果哪一天车子失踪了两天,员工们就知道:多半是季琦送母亲返乡了,老人晕车,而那辆车的底盘可以悬空。
他将家人隐藏得很好。在媒体面前,他尽量避谈家事,避谈跟他同样出色而且贤惠的太太和两岁的女儿。至于别的部分,他态度诚恳、心态open,但同时滴水不漏。
他爱上莫扎特已经多年,古典音乐能让他安静下来。“他的音乐没有任何斗争,也没有悲伤。在意大利的乡下,便可以找到这种东西”。
他看书很杂,艺术、哲学、管理学等都会涉猎。最近的书目里有人类学著作。读大学时,一本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从这本书中领悟到,世界应当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体系。
他喜欢旅游,太太不在身边时,会跟朋友们一起去上海周边闲逛。他还是乔布斯和苹果电脑的粉丝,在他的办公室里,就有一台白色的家用苹果。
他难得有空,永远都像是安了一组马达穿梭在地面和一万米高空,穿梭在不同的城市和人群中。跟他一起出差,永远是一种挑战,手下员工会在累趴下之余暗想:这个人难道是铁打的?
他记忆中最美妙的周末,是带女儿去迪士尼乐园。“没想到我的小孩会那么喜欢迪士尼,看到孩子那么开心,我感到挺幸福,非常满足”。
每次出差,他几乎都要带一个旅行背包,里面装的是大大小小的相机镜头。记者在他办公室拍摄时,他像个孩子似的掏出一个个镜头,虚心向摄影师请教。镜头,他要买最好的,吃穿倒并不讲究。
关于吃,他说:“早上吃饱,中午吃好,晚上吃少。”他常常用一碗蔬菜汤代替晚餐。
他确实全身上下都是中档品牌,如那个广为流传的Timber-land(通常都在香港打折时采购)和最为普通的牛仔裤。这可能是性情所致,也可能是某种自觉,以配合经济型酒店的定位。当摄影师建议他拿一根雪茄拍照时,他几乎本能地反应:“这跟汉庭的形象不符。”他开的车,不过是高级一点的大众。
直到汉庭上市之前,季琦都用“如履薄冰”来形容自己的行止。这四个字也是海尔张瑞敏从1998年起就挂在自己办公室墙上的。他说,做企业不容犯错。
在锻炼、阅读、交友诸多方面,他都表现得相当自律。看起来,他跑的是一程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