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在退休前被问及对中国市场的看法时说:“10年来我一直在往那儿跑,每次去,都会笑话自己上次来的时候知道得那么少。那个地方太大、太复杂了,我搞不懂,真的搞不懂。这也许是我该退休的原因,该由别人去把它搞懂。”
这20年来,中国企业家创造的奇迹、传奇、神话太多。随着创造者成片倒下,人们发现:适度、正常、非传奇,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太重要了。
季琦看起来具备这种警觉。他不希望汉庭股价涨得太快,也没有将门店版图扩大到三、四线城市,基于“有限度的社会责任”,他对慈善的认识也始终停留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层面。
周树华说,从2000年认识季琦开始,看着他怎样创业――从携程到如家到汉庭,落点一个比一个精准;看着他怎样管理――从亲力亲为到收放自如,哪些该管,哪些放给管理团队;怎样用人,怎样容纳强者,“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真是一步一个脚印。”那个手拿大哥大的轻狂IT男,如今脱胎换骨。
“如果说第一次创业(携程)成功是运气好,那么后来两次看得很清楚,他对公司的定位越来越准,判断越来越理性,真的是让我刮目相看。他是一个踏实、朴实的人,也很专注。他知道什么小东西能做大。我觉得这十年来他的心态和水平都有提高。他没有太多的欲望,吃饭穿衣很简单,创造的财富也很少用于个人,我喜欢这样的人。”周树华说。
心态的变化,身边的人看得更清楚。施贝遐是在携程时跟随季琦创业的,她说:“他原先性子比较急,这些年我觉得他越来越开朗、越来越平和,真的是到了一种自由的境界。视野开阔,内心自由,做事自然就越来越坦荡。”
大独裁者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写道:“一则肥皂广告如果也承认其他肥皂的优点,那人们会怎么想呢?”
季琦在此番上市的路演途中说了“别的肥皂”的好话,那正是如家和7天的股票大跌之时。后来投行的人对他说:“没想到你们丝毫没有贬低竞争对手。”季琦是这样想的:“都是经济型酒店,如果我们趁机攻击对手,人家会想,你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最大的财富是自由
季琦的博客文章,几乎每一篇都是自己写的。施贝遐说:“因为担心在博客上太过直抒胸臆,他常常把写好的发给大家看。我真是没想到他现在这么会写,像《生命的两种假设》这种……”
《生命的两种假设》讲的是一个人若有3天、3个月或150年寿数的两种活法,其中围绕短期判断和长期规划;取舍、培育、继承这些关键词的思辨,颇有思想含量。
季琦的结论是:“要近处看看,也要远处望望;既不要无所顾忌、急功近利;也不要浑浑噩噩、虚度年华。”“速度和稳定永远是一对矛盾,把握好这对平衡是艺术,更需要力量。”
他的近处,是纳斯达克,是汉庭遍布39座城市的236家门店、28360间房(据招股书,至2009年6月30日);远处,是他心目中的一家“伟大的公司”,全球最大的经济型品牌连锁酒店前三名,“中国服务”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