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生于1966年的本文主人公季琦,此时已在IT界完成了第一次创业,凭借一手综合布线、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的硬技术,在自己创办的协成公司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此间有几件小事为十年后的季琦埋下伏笔。
他的第一个单位是家国营计算机公司。上班第一天,季琦手持大哥大,腰里别着随身听,谈吐豪迈,他拍着顶头上司的肩膀说:“H老师,我在这里干不长的,没关系,咱们交个朋友,我在这里混两天就走人。”
这位国企中层管理者没有生气,只是认真对他说:“小季啊,你跟我当年一样,很冲也很能干。但是,我告诉你,先做人再做事,人品永远走在产品的前面。”
初创自己的公司后,许多开拓证券市场时结识的朋友都乐意介绍业务给他。为什么乐意呢?生意场上,一般按合同行事,合同上没有写明的很少人愿意付出。但买电脑后会碰到许多小问题,比如电脑死机,季琦不是个小气人,总会像朋友一样去帮忙。
有个跟季琦一样从江苏如东到上海的朋友告诉记者:“淳朴憨厚、为人热情,这是我们如东人的特色。”
携程四君子
在四个人坐下来之前,客户兼朋友的梁建章对季琦说:“最近美国的互联网很火,不如我们也做个网站吧。”季琦说:“好啊!”
当时,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正热,没有复制必要,从哪里切入呢?网上书店、建材超市都是可行方向,梁建章忽然说起有一回跟女友旅行迷路,半天找不到出路,“办个旅游网站吧。”
他们找到沈南鹏说出想法时,后者的耳膜正被“互联网”这三个字频繁撞击,沈南鹏毫不犹豫答应加入。新公司很快搭建,名叫游狐。梁建章和季琦各出20万元,各占30%的股份;沈南鹏出60万元,占40%的股份。他们很快发现,版图上还缺重要的一块:一个熟悉旅游业的人。
于是,国企经理、曾在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校进修过的范敏被他们约来了。第一次游说,范敏面容纹丝不动。
席散,梁建章、沈南鹏觉得没戏:“再多找几个合适人选吧。”季琦说:“自己的校友都请不动,其他人更难搞定。”
这之后,季琦放出salesman身段,常去上海西藏中路200号大陆饭店找总经理范敏谈梦想、谈未来。重提往事,才会明白为什么跟季琦打过交道的人都说他有巨大passion,是携程方阵中的“战斗机”。
每次去,秘书都会让季琦在办公室外面等,就算领导不忙,也得等。“国企领导都这样,很正常。开始要等10分钟,后来逐渐熟悉了,就变成5分钟。”最终,“范经理”答应一起参与创业。
携程为什么能成功?季琦说,因为我们四个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