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如何破解环保物联网应用难题

2011-12-27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   作者:自动识别网收录   点击:24
关键词: 物联网

3、加强数据挖掘,充分发挥数据价值

  首先,通过环保物联网建设和应用,获取更全面、充分的信息,进行环境变化趋势预测、污染扩散模型、环境承载能力分析等,辅助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其次,实时监测污染排放和生产工况,挖掘两者间关联关系,辅助企业进行生产工艺优化、节能减排决策;第三,通过环保物联网和其他领域物联网关联,扩大数据的服务范围,除服务环保领域的各级政府部门、各类企业和社会公众外,还可以为交通运输、城市管理、风险防范等提供服务,更充分的发挥数据的价值。

  4、构建第三方服务体系,支撑环保物联网应用科学健康发展

  支撑环保物联网建设和应用能持续、健康的运行,需要建立第三方科技服务体系和机构,包括研究机构、咨询机构、监测部门、评测部门、标准研究组织等,为总体规划与技术路径选择提供专业支持,为检测采集设备的准确性、稳定性等提供标准与判断,为环保物联网的仪器运维、监控中心运维、贯穿于环保领域中央、省、市三级应用的软件运维及可持续性建设与应用提供支撑。

  5、建立资金保障机制,确保环保物联网应用可持续

  在环保物联网应用建设过程中,要建立长效的资金渠道,将环保运维费用纳入财政预算,通过充足的财政支持确保环保物联网建设。特别重要的是需要保证后期运营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可采用政府财政支持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以保障环保物联网能持久稳定的发挥作用。

  6、明确建设与应用主体,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

  构建适应环保物联网建设和应用的管理体系与管理机制,有序推进环保物联网建设和应用。首先,要明确建设主体和应用主体,充分发挥包括政府部门、第三方服务机构、生产和污染治理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基于服务的理念,调动企业充分参与,形成上下一心共同推动环保物联网建设的格局。其次,要通过科学决策规避信息化风险,根据实际情况慎重选择建设模式与运营模式,保证环保物联网建设的前瞻性与应用的可持续性。

  7、立足环保物联网应用,培育壮大相关产业,加强人才储备

  在环保物联网应用建设过程中,要通过适当的政策和财政倾斜,培育壮大相关产业,同时鼓励产学研各方积极参与,开发适合环保物联网应用的低成本、高可靠产品,尤其是传感设备。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建设,通过人才培养、引进和储备,保证有充足的高端、综合性人才投入到环保物联网的建设中去。

编辑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