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意经 » 创业中心 » 创业故事 » 正文

最后的HELLO KITTY:一玩具厂商的28年变迁史

2012-10-17   来源:www.cnaidc.com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CNAIDC   点击:540

    各种数十工人规模的山寨厂,以及豪华的街道政府,在珠江三角洲各地纷纷出现了。“就像曾经的香港,谁开厂都能赚钱,订单总是做不完。”另一个玩具商人,齐光华的朋友洪启辉说,“那时候在深圳开厂的人,很多都是坐公交车来的。”

    在出口制造厂的黄金时代,为了提高收益,一些港资厂在1990年代下半期开始向龙岗北面的东莞转移。洪启辉旗下,工人数达3000的润田玩具厂便是其中之一。洪启辉也曾建议齐光华搬到东莞,但他并不愿意。

    当时的齐光华,已经熟悉了龙岗,以及与万利来工厂打交道的各种官员。甚至,厂房门前的道路也被改名为“万利路”。齐也习惯了在这片工业街区的生活:他会在附近的粤菜酒楼解决午饭,而他的小轿车里,总是准备着一套出席各种场合的西装。

    “珠三角的玩具厂,有的是‘大酒楼’,有的是‘大排档’,而我做的是‘私房菜’。”齐光华这样解释当时自己在行业里的位置。“大酒楼的菜谱广、价钱贵;大排档也能做很多菜,但价钱便宜,质量差。我规模虽然小,但专心做几个品种,价钱并不比大酒楼差,应该不会太难生存吧?”

    “私房菜”

    HELLOKITTY就是万利来厂最有名的私房菜。

    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HELLOKITTY的秘密,但齐光华知道:一只正宗的HELLOKITTY猫,其脸蛋上的胡须必定是不对称的,左边的比眼低,右边的比眼高;如果两边一样高的,便一定是山寨厂制造的盗版货。

    齐光华说,日本客户对玩具的外形标准可以用“苛刻”来形容。相比之下,欧洲客户更注重质量,美国来的采购者,则喜欢在安全性上提要求。

    从1994年开始,拥有HELLOKITTY版权的日本Sanrio公司旗下的贸易商,对齐光华的工厂开始了系统的考察。日本人带着设计、包装、印刷技术人员来到龙岗,经过两年的考察后,决定给万利来工厂一点点代工的订单,然后逐年增量,延续至今。

    日本人的一丝不苟,给齐光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幸运的是,万利来工厂能够生产出日本人要求的标准尺寸的裁片,厂里的熟手工人,也被齐光华训练得能缝制误差不足一毫米的,能代表HELLOKITTY形象的,标准的尼龙胡子。

    从1995年开始,HELLOKITTY逐渐成为了齐光华工厂里的主角。即便是今天,齐也不讳言自己对日本合作方的好感。他说,日本商人很重关系,他们总是把订单发给熟络的本国贸易商,然后再外派到像万利来这样的相熟的海外工厂手上。

    为了巩固客户的关系,齐光华每年都会去日本。而日本市场和日元汇率的稳定,也让他找到了一个稳固的财源;他对日本的加工出口量逐年增加,最高峰时占有了HELLOKITTY礼品市场的半壁江山,这也让他顺利扛过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当然,和众多珠三角玩具工厂一样,美国才是万利来最大的市场。但齐光华心里不认为美国贸易商更好,因为后者经常挑衅供货商的尊严。有一次,一个来考察的美国人在他的办公室边拍桌子边谈价钱,“那种感觉,就当我是他的下属一样”。

编辑  来源: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生意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