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万利来工厂,美国人还有其它要求。齐光华回忆说,美国的贸易商要来工厂考察工人的宿舍,譬如每个房间睡多少人,厕所的环境如何。齐曾经很直接地回应这些问题:如果你要我给你这么低价格的货,你就别提这么多要求了。
总体上,来自欧、美、日的贸易商,在齐光华眼里是养尊处优而幸运的一群人。齐还记得,2000年以后,他开始为一个英国贸易商制造动物装饰品,这个商人后来对他称,自己每年只要跑一次亚洲,就可以把当年所有的经营成本给赚回来。
1995至2000年,被齐光华视为是自己,以及珠三角玩具制造业的黄金时期,直到2001年的“9.11”事件之后,来自美国的订单开始变得不稳定,他的工厂,还有很多珠三角的出口加工厂,才结束了春天。
转折点
1997年,齐光华一家办理了到加拿大的移民。但他把两个孩子留在别国以后,很快便回到了深圳。因为,香港政权交接对他的业务影响不大,而且“珠三角香港制造商的利润在1997年前后达到了高峰”。
甚至,1997年的金融危机,以及2003年的SARS疫情,对万利来也没有构成实质的影响。世纪相交那几年,珠三角工人工资依旧低廉,原材料供应稳定又充足,因此,万利来的工人们虽然集体戴过几个月的口罩,但HELLOKITTY从未中断过生产。
不过,国际贸易商们比过去变得更加精明了。在齐光华所在的行业里,出现一类被称为“汉奸”的人——那些被日本贸易商雇佣,专事在各厂之间比较出厂价格的中国人。之后,互相压价的工厂越来越多,例如那些愿意亏本接单(以出口退税谋利)的工厂。
2007年,齐光华工厂生产的HELLOKITTY圣诞礼物,毛利率已经降到了10%,但是,相比起当时行内大约3%的平均毛利率,他的“私房菜”获利仍算丰厚。相比之下,那些“大酒楼”、“大排档”的生产线必须保持全线开动,以订单的规模来保持收益。
悲剧也随之发生了。2007年,由于在油漆中检验出铅超标,美国最大的玩具进口商美泰宣布大规模召回中国制造的玩具。这不但导致了当年两国政府和媒体的对战,也导致了张树鸿——佛山利达玩具厂老板的上吊自杀。
齐光华和香港行家们都认识张树鸿。在他们眼中,张是一个入行将近30年的香港人,没有结婚,孤独而忧郁。据说,美泰当时要求张树鸿按照合同赔偿超过3000万美元,而“出事”的那批货,仅值数百万美元。
张树鸿的好友陈志伟(化名)觉得很难过。“(不超标的)油漆能贵多少?连纸皮箱都比它贵。”这个曾在齐光华的工厂附近继承父业,同样为美泰制造玩具的香港人说:“张把订单外派给其它小工厂了,但他没想到,小工厂换油漆了。这些人,连油漆的一点点小利也贪!”
事实上,在以规模换利润,工厂老板们拼命点头接单的年头,订单外派在珠三角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像美泰、Sanrio这样的欧美日贸易商,却在订单合同中明确禁止这样的行为。于是,暗里把订单发往其它工厂的张树鸿,为这个哑巴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