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应用 » 安防监控 » 正文

基于433MHz RFID的船舶身份识别【图】

2014-01-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CNAIDC.COM编录   点击:61
摘要:主要实现思路为:将“RFID电子标签”粘贴于船舶驾驶舱中,实现一船一卡。在船舶进出区域的内外用立杆各安装一台“RFID中继器”(其中1个或2个立杆加装摄像头,用于对过往船舶进行拍照),在岗亭或值班室安装“RFID读写器”并与监控计算机连接。

  方案概述

  随着我国航运业及渔业生产的发展,航运及渔业生产船只和从业人员急剧增多。船舶的信息采集是船舶管理中一个核心的问题,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传感技术,船舶监控到目前为止还停留在人工观测操作水平上,成为港行管理中的“信息孤岛”。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在管理上很难确保现场观测工作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了观测数据的质量,而且对人工观测的一手资料难于保存和整理,信息的再利用价值不高,减弱了信息管理对决策的支持力度。RFID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技术用在指定区域内的船舶管理,可以具有船舶身份标识、船舶基本信息、证书信息、安全检查等现场督导信息和进出信息存储以及签证管理等功能。433MHz有源RFID由于其独特的传输距离远、绕射性强、穿透性强和适应野外恶劣环境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避风港、内河航道等领域的船舶管理。

  方案原理

  系统由“应用软件服务器”、“监控计算机”、“RFID中继器”、“RFID读写器”和“RFID电子标签”组成。

  主要实现思路为:将“RFID电子标签”粘贴于船舶驾驶舱中,实现一船一卡。在船舶进出区域的内外用立杆各安装一台“RFID中继器”(其中1个或2个立杆加装摄像头,用于对过往船舶进行拍照),在岗亭或值班室安装“RFID读写器”并与监控计算机连接。

  当贴有“RFID电子标签”的船舶进出港时,“RFID中继器”获取“RFID电子标签”信号,并将信号转发给“RFID读写器”,“RFID读写器”同时输出视频开关信号,启动摄像头进行拍照并将照片传输给后台进行存储。根据“RFID读写器”反馈的“RFID电子标签”信息和经过内外中继器的先后顺序,监控计算机即可获知出当前过往船只的状态(进港或出港),并将该信息与应用程序服务器数据匹配,获取该船信息。

  此外,利用手持机或智能手机(手机需和便携式蓝牙读写器结合使用),工作人员还可以对进入相关区域内的船舶信息进行盘点和身份核实,不仅有利于对进入避风港的船只进行盘点确认,而且此方法还便于日常的海域船舶检查管理。

  总体架构示意图:

433MHz RFID的船舶身份识别

  船舶进出示意图:

编辑  来源:互联网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