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实际应用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参数
背板带宽、二/三层转发线速
这三个参数决定着网络的实际性能,不管交换机功能再多,管理再方便,如果实际吞吐量上不去,网络只会变得拥挤不堪。背板带宽包括交换机端口之间的交换带宽,端口与交换机内部的数据交换带宽和系统内部的数据交换带宽。背板带宽和端口数量、端口带宽结合起来可以确定是否具备全线速转发性能。
交换机端口数量及类型
不同的应用有不同的需要,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上行选择千兆,可以具备更强的灵活性。
交换机的数据缓存
交换机的数据缓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
VLAN类型和数量
一个交换机支持更多的VLAN类型和数量将更加方便地进行网络拓扑的设计与实现。
802.1d生成树
可以让交换机学习到网络结构,对网络的性能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环路检测有绝对的屏蔽效果。
Qos、802.1q优先级控制、802.1X、802.3X的支持能提供更好的网络流量控制和用户的管理。
支持SNMP协议
通用的SNMP软件支持网络管理系统,用以监测连接到网络上的设备是否有任何引起管理上需要持续关注的情况,对于网络管理非常有效。
网络功能
当建设大中型网络有些功能也是特别值得注意的,路由表大小、访问控制列表大小、对路由协议的支持情况、对组播协议的支持情况、包过滤方法、堆叠的支持,当用户量提高后,堆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中心端可以选择收发器加交换机的方式
也可以选择光交换机的方式。一般建议采用光交换机,其集成度高,减少了故障节点,节约了空间。中心端设备建议采用网管型,可有效避免环路故障,监看前端设备端口流量。具备一定实力的网管软件可预设预警流量,提前通晓网络运行状态并有效控制;前端设备暴露在室外,其安全隐患可通过网管功能中的安全绑定来有效避免。
总结
目前很多标书中会选用运营级交换机的协议指标或电力系统中的标准作为参考,事实上运营商的协议更偏向于互联网级规模的项目应用,比如经常提到IPV4和IPV6,IPV4是指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IPv4的地址位数为32位;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也可以说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协议,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而高清监控系统采用专网,IPv4已绰绰有余。电力系统的标准更注重于系统的连续可靠性,而高清监控系统会同时注重图像顺畅等其他因素。当然建设方的建设预算也是设计方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前提。现实情况中许多建设方把三层交换机作为简单的二层来使用,其实是杀鸡用牛刀,大可不必。工程设计产品选型遵循一个项目设计,一个点位一设计,网络规划全设计。因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