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观点 » 正文

ST黄镫谊:攻下物联网需EEPROM与MCU紧密配合

2013-12-19   来源:元器件交易网   作者:CNAIDC.COM编录   点击:117
摘要: ST(意法半导体)技术行销经理黄镫谊表示,一般使用智慧型手机扫描条码,虽然可以获得所需要的资讯,但毕竟还需要有扫描的动作,再加上条码在非平面物体,容易造成辨别错误的情形,所以就资料储存或是传输的方便性来看,RFID(无线射频识别)的表现都相对来得优异。
关键词: 物联网 RFID EEPROM ST

  物联网商机虽然庞大,但以终端感测系统而言,超长运作时间成了这些感测系统的基本要件,有些装置也许动辄就要有二、三十年甚至超过百年的工作时间。所以元件本身的资料储存能力也必须要有相同的水准,建置整体系统才有意义。

  ST(意法半导体)技术行销经理黄镫谊表示,一般使用智慧型手机扫描条码,虽然可以获得所需要的资讯,但毕竟还需要有扫描的动作,再加上条码在非平面物体,容易造成辨别错误的情形,所以就资料储存或是传输的方便性来看,RFID(无线射频识别)的表现都相对来得优异。所以像是悠游卡或是SONY近期所推出的Z1与无线镜头,都可被视为NFC(近场通讯)的一种应用。

  黄镫谊进一步指出,NFC的核心技术其实就是RFID,只是RFID的频段共有三种,NFC选择了13.56MHz的频段而已。而随着智慧型手机的快速普及,他也大胆预测,会有许多创新应用(像是小额付费或是金融交易等)由智慧型手机来带动,而NFC正是最理想的技术之一。所以像是之前的中华电信开始推动0元的NFC手机,其原因就是在此。也因此,归纳来看,从智慧型手机到物联网应用,终端感测器系统的设计,在记忆体的选择上,应以EEPROM为最佳的选择,以ST的解决方案而言,其读写次数可达400万次,资料保存时间达200年之久。

  不过,光靠EEPROM规格的提升,并非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黄镫谊谈到,从实务上来看,考量到EEPROM扮演了TAG与MCU之间的资料传输,所以必须透过I2C来让EEPROM与MCU进行沟通,但问题在于,若有两笔以上的资料要同时进行传输,如何决定先后次序,这就会由I2C来负责,不过这个技术目前仅有ST所拥有,尽管I2C是十分普遍的讯号介面,但因为有了决定先后次序的能力,也使得其他竞争对手在一年多前尚无类似的解决方案与之抗衡,不过随着ST这段时间的市场教育,客户也开始慢慢接受这种I2C规格的概念,因此也有机会创造出不少的应用出来。

  然而,黄镫谊也强调,NFC与其他无线技术相同,其实都是扮演互补的角色,尤是与蓝牙相较,两者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互补关系,蓝牙毕竟传输距离较长,在短距离时,NFC就能肩负起资料传输的责任,但相对的,蓝牙相对的资料传输量也大,理论上,只要利用蓝牙传输资料的应用愈多,NFC应可雨露均沾,同样也会有正向的成长出现。

编辑  来源:元器件交易网  责任编辑:CNAIDC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