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智能交通在城市建设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3-09-12   来源:中国智能交通网   点击:71
摘要:目前国内车联网应用刚刚起步,还需要三年到五年的磨合期。这种磨合是指汽车厂商、汽车电子厂商、通信运营商、地方政府之间的磨合,因为车联网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这几方面缺一不可。目前有不少汽车厂商和科研院所或者通信运营商加大合作,发展物联网技术。但是合作刚刚起步,很多还浮于表面。建议政府重视车联网领域发展。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车联网
   近几年,随着中国城市信息化的步伐加快,各地政府对城市交通投入增加,城市交通智能化建设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智能交通:车联网的动向与未来
    随着我国私家车增多,伴随的交通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我国15座城市交通拥堵每天损失10亿元,我国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业内专家认为,车联网成为智能交通发展新动向。
 
    车联网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对车辆进行数字化管理,包括实时跟踪、监管车辆运行状况等。和物联网一样,车联网的基础与是传感器,加强传感器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将交通信号、摄像头、拥堵路段报告、天气情况等信息融合起来,从而形成汽车与道路的"互联".通过个道路、技术管理部门的沟通配合,实现汽车、道路、人的有机结合,真正形成车联网。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将车联网项目作为物联网领域的核心应用,第一期资金投入达百亿级别,扶持资金将集中在汽车电子、信息通信及软件解决方案领域。解决车与车,车与人的联系,并不会对交通有很好的改善,而智能交通的应用,对城市交通,对出行是最有效。就拿深圳来说,深圳"车"的保有量在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但深圳的交通压力相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最好的,而深圳的交通并不是靠车联网来实现的。车联网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目前,一辆普通轿车约安装100多只传感器,豪华轿车传感器甚至多达200余只,车联网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不断发展背景下,车联网行业的增长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未来车联网方面的竞争势必越来越激烈,前景也更看好。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于秀敏表示,车联网的发展必须与用户需求紧密结合。车联网行业现有的服务效果还有待提升,应修炼好内功,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用户体验,进而增加客户粘性。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仅凭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还不能满足智能交通的要求,需要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打造电子产业技术平台、促进电子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及对电子产业制定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措施,全方位提高我国车联网行业的竞争力。
 
    目前国内车联网应用刚刚起步,还需要三年到五年的磨合期。这种磨合是指汽车厂商、汽车电子厂商、通信运营商、地方政府之间的磨合,因为车联网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这几方面缺一不可。目前有不少汽车厂商和科研院所或者通信运营商加大合作,发展物联网技术。但是合作刚刚起步,很多还浮于表面。建议政府重视车联网领域发展。
 
    智能交通:解决道路拥堵得力助手
    智能交通作为智慧城市整体构造中重要组成部份,对现代都市当中交通拥堵现象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交通安全、交通堵塞及环境污染是困扰当今交通领域的三大难题,尤其以交通安全问题最为严重。CMIC研究发现采用智能交通技术可以提高道路管理水平,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可减少30%以上,并能提高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50%以上。为此,世界各发达国家竞相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大规模的智能交通技术研究试验。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已从对该系统的研究与测试转入全面部署阶段。
 
    同时,随着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GIS技术、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三种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信息的采集经历了从人工采集到单一的磁性检测器交通信息采集到多源的多种采集方式组合的交通信息采集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国内外对交通信息处理研究的逐步深入,统计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据融合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逐步被应用于交通信息的处理中,使得交通信息的处理得到不断的发展和革新,更加满足ITS各子系统管理者、用户的需求。
编辑  来源:中国智能交通网  责任编辑:CNAIDC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