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确实表明,攀上这一高位之前,多数首席执行官的职业生涯中都有一两个具备决定性意义的时刻。这类成功可能是开发出某种拳头产品、降低成本以帮助某个问题部门扭亏为盈或是进军一个新市场。
可是,相比职业生涯中以前的各种工作,首席执行官这个职务更为复杂。如果你一辈子都从事金融工作,那现在就得学习销售与市场。如果你是市场人员出身,却当上了科技或金融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那就得确保自己深刻理解该企业的其他方面。
杰弗瑞·卡森伯格
我们先前已经提及卡森伯格,介绍了他被排挤出迪斯尼的经过——因为他的前导师受七大恶习之一的影响。事实证明,卡森伯格本人也不能免俗。
离开迪斯尼之后,卡森伯格继续奋斗,按照许多标准衡量,他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功。他与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Speilberg)和大卫·格芬(DavidGeffen)共同创办了梦工厂动画公司,出品了许多卖座动画电影,比如《怪物史莱克》系列。
可是,过去20年的动画竞争中,皮克斯(现已被迪斯尼收购)显然使梦工厂黯然失色,可事情本不该是这样的。
或许你已经从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Isaccson)的乔布斯传记中读到这一情节:卡森伯格原本负责迪斯尼与皮克斯之间的交往。他对皮克斯交来的《玩具总动员》原始脚本并不满意,将其退回,并试图做出多方面修改,最后皮克斯强烈反对,坚持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
皮克斯与卡森伯格之间争执的症结,在于二者对何为动画电影制作持有不同观点。卡森伯格的经历来自20世纪80年代重制迪斯尼电影,擅长投入大手笔预算,通过某种动画形式来讲述故事。皮克斯则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方法,采用电脑模拟动画,故事讲述方式也有所不同。卡森伯格并不认同,试图按照自己习惯的那种模式来制作《玩具总动员》。
从迪斯尼离职之后,卡森伯格尝试与艾斯纳正面竞争,他创办了梦工厂动画公司,依照自己心中动画电影的理想打造。尽管从许多方面来看,他的策略都不能说不是个成功,可同一期间皮克斯的成就显然使其相形见绌。后者采纳了截然不同的动画制作与叙事方法,深得观众喜爱。
在我上个月发表的文章后面,有些人问道:经芬克斯坦的研究而被指为未来失败原因的一些习惯,难道不是正面积极的吗?比如这第一号习惯,有些人会问:如果企业掌门人觉得自己以及所在的公司能够“支配”竞争对手,这难道不是件好事?充满自信、渴望突破障碍——就像一支赛前斗志昂扬的橄榄球队——难道不是好事?
唔,芬克斯坦的研究显示,所有这七大恶习,如果只是略微沾染上一些,效果其实都是正面的。可是,如果发挥到了极致,负面作用就暴露无遗了。渡过卢比孔河(译注:Rubicon,罗马共和国时代,该河是意大利本土与高卢的分界线,带兵渡过此河会被视为叛变,公元前49年,凯撒冒险渡河夺取了政权,此后“渡过卢比孔河”成为“跨越一定界限,再无退路”的代名词),自信就变成了自欺,那可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