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受恶习1困扰的首席执行官们患有“米达斯王综合症”,他们觉得自己有点石成金的神力,自认为进入任何行业都能取得成功——而不管自己或其公司在该领域是否有任何经验。他们觉得,自己过去一直都很成功,今后也能延续辉煌——不论行业形势如何。如果某家公司开始过度扩张——通常是进行太多收购,以至于根本无法消化,那么可视为此种恶习的先兆。
相关的名人堂会员包括:思科掌门约翰·钱伯斯(JohnChambers)及现任惠普首席执行官梅格·惠特曼(MegWhitman)——后者的这一恶习是在eBay掌权时暴露的。
约翰·钱伯斯(JohnChambers):
十年前,钱伯斯是首席执行官里的“天王巨星”,他在CNBC电视台露面会被当成重大事件。商业类媒体追捧他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发表的言论,视之为经济走向的晴雨表。
可是,网络股泡沫爆发后,思科不再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另一些变化也开始发生。钱伯斯启动了一轮收购狂潮,通过这些收购,他进入了至少三十个不同的“相关市场”。其中代价最为高昂的几次收购,见证了思科进军消费电子行业——这和销售路由器与网络设备大相径庭。思科收购了家用路由器、基于网络的反病毒软件、网络电话软件、有线电视机顶盒及摄像机等业务。去年4月,钱伯斯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承认,由于在消费电子领域进行了太多收购,思科失去了方向感,今后将回归核心业务。
2009年思科收购了数码摄像机公司Flip,从那时起直到今天,其股价只上涨了30%,而同期纳斯达克指数涨幅达103%。
梅格·惠特曼(MegWhitman):
20世纪90年代末,电子港湾(eBay)迅速崛起,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明星,梅格·惠特曼因此名满天下。可在2005年,惠特曼作出了收购Skype的怪异决定,后来曝光的消息表明这宗收购花掉了逾40亿美元。
当时,她说道:“将电子港湾和贝宝(PayPal)这两大一流电子商务服务,与互联网语音通讯领域的领袖相结合,我们将在网络上创造一个极为强大有力的商业环境。”
可事实表明,电子港湾的交易平台与支付业务与语音通话业务根本就没有协同效应。更严重的是,日后电子港湾将Skype卖给一个投资者财团时,他们发现,花了40亿美元巨资买来的软件,竟然连知识产权都不归自己。为了完成这次交易,电子港湾被迫与Skype的创始人达成特殊协议。
从收购Skype之日起到现在,电子港湾股价下跌了15%,同一期间纳斯达克指数上涨33%.
恶习2:他们与企业密不可分,以至于在其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之间缺乏明确界线
首席执行官们有时会模糊这一界限,分不清对自己个人有益的事情和对公司有益的事情。如果他们个人获得了成功,就会推定这对公司也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