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和大众点评(包括团购)非常不同。前者一年一次,一次掏很多钱,有点像结婚,一辈子隆重一次,砸锅卖铁;后者一周一次,一次几块钱,有点像生活,茶米油盐。前者使用频率很低,后者使用频率很高。
对于使用频率很低的东西,做社交不是很合适(社交就应该鸡毛蒜皮,明星八卦,愤青政治),比较合适做工具类产品(要简单,刚需的),做打包的产品(比如组团,包机这种,赚的多),做品牌(去哪儿接受百度投资、和携程纠葛),做产品销售,做专业内容(道道、LonelyPlanet、马蜂窝)。plus:不过这里面有个需求不是刚需,计划制定,它是一个补充,尤真是线下服务的补充,所以我不是很认可”第一步”、“图客圈”目前的模式是个刚需。
对于频率很高的东西,做好入口(百度,客户端,预装等),做好口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干里),做好成本控制与流程优化等等。
我经常听到有人说要做Socialtravel、SocialPets、Socialbaby等等。我一直觉得产品要利用好Social的传播,把Social当做SEO之后的另一个营销工具。不要做Social产品,除非你真的有这个基因,有时间和资金(国内还是很需要后者),也有被腾讯收购或者打败的承担。
结束语
最近不少老板找我过去帮忙,也有提供VP、CTO甚至CEO岗位的,也有不少天使找我聊,希望我能够在旅游行业继续做,微博上也有无数的朋友安慰和鼓励我。证明中国互联网也越来越成熟,对于创业失贩的同学也越来越包容和认可。
也有同行马后炮的说一句,我早就不看好之类的,这些人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和影响。
创业的朋友,都会觉得这个过程中的收获,是值得的,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