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商城是股份制企业,与当时其他国有商场相比,没有任何“靠山”。正由于没有国企背景,它才自由发挥。与国有商场的管理僵硬、服务冷漠、理念守旧相比,亚细亚能够在服务品质、商品结构以及营销创新方面大做文章。
“那时候,我们经营上贯彻了市场观念、顾客至上观念、大服务观念、竞争观念和公关广告观念,注重构造优美的购物环境,卖什么不吆喝什么;用人上讲求‘重人品、轻关系’,‘重才能、轻资历’,‘重专业、轻平庸’,‘无情的管理、有情的领导’,这些,都和其他国有商业企业的大锅饭体制、僵化的经营方式不同。”曾长期担任总经理王遂舟秘书的陈琳翰表示。
王遂舟军人出身,先前就职于郑州市信托公司下属二马路家电商场副经理,后来毛遂自荐成为亚细亚商场的总经理。当时的亚细亚商场造价4255万,绝大部分是河南省建行贷款,还本付息压力很大,但王遂周却成了“亚细亚”神话的缔造者。
“亚细亚”商场在硬件设施上,他不惜血本,按照星级宾馆布置,四处鲜花绿草,还把人工瀑布引入营业大厅。在服务上,亚细亚设置了前所未有的迎宾小姐、公关小姐和歌舞表演,大厅中央每隔半小时就有乐手登台演出。
更具创意的是,王遂舟招聘了当时郑州最漂亮的年轻姑娘,经过三个月严酷军训打造出类似天安门国旗班的仪仗队,每天清晨在商场门口升国旗奏国歌,为围观的顾客做队列表演,一度成为郑州最着名的观赏景点。在营销上,亚细亚一开张就投下数十万元广告,相当于当时所有郑州商场一年广告费的总和。
“他的这三板斧今天看来是平常之举,但在当时却是石破天惊,正是看似简单的三招,让亚细亚十分耀眼地腾空而起。一个近似赤脚的平民,竟然能够创造出商业奇迹,不能不让人为之叹服”。郑州市二七区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感慨道。
“亚细亚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当时中国商业改革进入第三个阶段——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由‘分配型’的流通功能向‘交换型’的流通功能转化。于此同时,商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亚细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高景远如是说。
败走麦城
亚细亚的一举一动似乎都成为中国零售业发展的转折点,这一点或许亚细亚自己也始料未及,也或许某些转折与亚细亚的兴衰并无太大关联,但这种现象又绝非偶然。
此时的王遂舟,已成为中国商界乃至政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由此,他赖以成功的“与众不同”差异化战略渐渐偏离商业轨道,滑入政治准则。这个“与众不同”的商业典型,为了政治需要的“典型”,不借代价地塑造“与众不同”。这种差异化策略,早期能给他带来商业成功。但在他成为全国典型后,其商业差异化被泛政治化,为了差异化而差异化,直至极度差异化,不惜商业成本地差异化。王遂舟对连锁百货商场的内部装修要求是,新奇特加超豪华。广州“仟村百货”当时的装修花费是3000万元,郑州亚细亚五彩购物广场的装修花费紧跟着突破1个亿。
进入90年代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