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意经 » 创业中心 » 失败教训 » 正文

中国连锁业失败案例解析:梦之队破灭的启迪

2012-11-09   来源:www.cnaidc.com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CNAIDC   点击:568

    “常见的错误”

    随着连锁规模的增大,几年下来,有些经营者会发现,店铺多了,利润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慢慢的财务状况恶化了,管理者和公司职员也不那么忠诚了,最后,企业走向了失败。“红高粱”就是这样发展、失败的。

    连锁业的成功扩张要来自于管理结构体系的架构。连锁企业的决策人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现有基础和结构能支撑多少家连锁店,不要因一家、两家乃至几家店的生意火爆,取得了成功,就认为这是个成功的体系,就开始无限制地扩张。

    就像建楼一样,不能因为5层都很牢固,就误认为可以在此基础上建10层、20层大楼,结果大厦倒塌。要想建10层楼,就要重新打好地基。同样道理,一个连锁企业要想扩张,就要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技术结构和管理结构,认真评估到底能发展到多大规模。

    企业扩张必须以利润不减少为前提。“零利润”的经营观念,对初创时期的企业,对初级阶段的中式快餐业是不适合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处于初期阶段的小企业没有抗风险能力。撒大网捞小鱼,往往徒劳无功,致使企业运作失败。企业要想方设法增加利润,而不是不断扩大规模。如果要扩大规模,必须以利润不减少为前提。

    名牌背后是功夫,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须精通财务管理。企业家不能犯两个错误,一是不能提着裤子找厕所,不能在资金紧张的时候才去找资金,要有大量的资金准备;二是不能在关键的时候什么资金都敢用,利用流动负债长期投资更是大忌。

    “红高粱”的教训是深刻的,但是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红高粱”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是“红高粱”独有的,而且也不是仅仅餐饮企业才存在的。审视陷入困境中的这些企业,总能够找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错误”。而当这种“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在遭遇到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国内形势后,凝聚的风险随时都可能爆发。

    那些折戟的外资们……

    照搬国外模式,没有针对中国市场做出调整,缺乏本土化和本地营销,是洋巨头失败的主要原因。

    2011年以来,外资零售巨头在华关门声不绝。1月,美国第二大建材零售商家得宝关闭了其在北京市场仅存的门店,家得宝在中国的12家门店中,目前已有5家关门;2月,家电零售巨头百思买关闭在中国大陆地区全部9家门店和零售总部;3月,全球最大的玩具销售商之一的美泰公司关闭了设在上海的芭比娃娃旗舰店;隶属于法国圣戈班旗下的美颂巴黎建材商场,也宣布关闭在上海地区的家装业务;而在去年,百安居也开始了缩减店面的工作,关闭了63家门店中的22家……

    此前,虽然也有不少外资败走,但著名的跨国企业却不多见。近一段时间,世界500强企业密集败走麦城,究竟是一种巧合,还是另有原因?

    业绩欠佳

    去年起,我国取消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内外资企业税收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外资企业利润受到一定影响。另外,近几年,随着我国大幅提高工人待遇,劳动力成本上升,造成部分外资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导致其在中国的赢利减少。

编辑  来源: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生意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推荐图文
推荐生意经
点击排行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