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盛兴的人才榜上不乏原国美、沃尔玛、新一佳等优质企业的高管加盟,但为什么都做不好,也都做不下去了呢?原因在于缺乏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虽然,做家电出身的盛兴也在不断向外界学习,看似博采众家之长,实则形似而神非。
致命的信任
一个企业的兴衰,自然有它的发展规律。从企业建立的那一天起,决定了其必定走一条发展、高潮、低谷或者死亡的自然之路。在这个历程中,作为一个企业决策者,如果能够预先看到高潮与低谷的分界线,并针对这个分界线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最终选择一条规避风险、企业得到良性发展的路子,那么,他无疑是高明的。话说回来,企业的发展规律作为企业决策者或决策团队都是心中有数的,关键就在于怎样确定和判断这个企业所处的时期或者将要面临什么样的选择。
不言而喻,某种程度上说盛兴的失败,是决策者的独断和非科学的用人制度造成的。而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最忌讳的恰恰就是在产权关系中引入家庭关系。
事实上,在全世界的企业经营模式里,家族经营仍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华人社会。家族企业经营有好有坏,凡经营得好的家族企业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将现代企业制度和家族经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并以任人唯贤的态度为职员留出足够的施展才能的空间。
不过,盛兴无法做到这一点,它没有处理好大部分中国民营企业的一大顽疾——信任问题。由于是民营,财产观念就会特别强。当许多企业家在成功地赚取了第一桶金之后,往往让自己的亲人或亲信来管理财务和人事,并认为只有这样才会使企业发展更有凝聚力。殊不知,这种旨在加强企业凝聚力的家庭经营反而会产生巨大的离心力。
所以说,只有当决策者愿意将他的财产和人事大权,交给跟他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看管的时候,真正的民营大企业才会出现。借用重庆力帆董事长尹明善的话就是:“在民营企业中用人唯贤是为了发展,用人唯亲是为了稳定。在过程中要适度把握,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红高粱:“快餐”有多快?
人们往往追求一蹴而就,而一家企业起步阶段应该采取谨慎态度,不应好高骛远。如果违背了市场规律,那么失败是正常的。
20世纪90年代,凭借着叫板麦当劳的勇气,中国本土餐饮品牌“红高粱”迅速走红。但因盲目扩张,“红高粱”陷入非法集资的泥潭。2000年10月,创始人乔赢获罪入狱,成立不到5年的“红高粱”就此夭折。之后,“红高粱”曾多次企图东山再起,但都以失败告终。
高歌猛进
1995年4月15日,第一家“红高粱”快餐店在郑州繁华的二七广场亮相,主要产品正是中原人传统的羊肉烩面。
店堂明亮、员工着装统一、使用快餐桌椅和收银机……以麦当劳为样板的小店生意出人意料地火爆,不足100平方米的餐馆,日销售额从2000元快速冲破万元大关,座位每天的周转达高达22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