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意经 » 创业中心 » 成功之路 » 正文

创二代:新一代创业者

2012-12-20   来源:www.cnaidc.com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CNAIDC   点击:550
摘要:这是一个亟待重新定义的群体。他们的父辈均通过创业获得一定的财富以及社会地位,他们从出生起,头上就笼罩着父辈的光环。他们并没有沉溺于当下的生活,就业时,他们放弃了

    这是一个亟待重新定义的群体。

    他们的父辈均通过创业获得一定的财富以及社会地位,他们从出生起,头上就笼罩着父辈的光环。

    他们并没有沉溺于当下的生活,就业时,他们放弃了由父母安排一个稳定而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的机会,选择了创业。或者,他们虽然传承了上一代基业,却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如果他们的父辈称为“闯一代”,那么我们不妨将这个新生代群体称为“创二代”。“他们是民营企业的第二代,无论是子承父业,还是另辟蹊径,他们都在不断地创造、创新。”河南省民营经济维权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运敏,这样定义创二代。

    这个群体有什么特征?跟人们眼中的“富二代”有什么区别?他们在家族传承中有着怎样的困惑?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连日来与数十位民企第二代企业家交流,走近他们,了解他们,体会他们内心深处的压力……

    

    发现创二代

    

    “创二代这个群体不好找,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创业大多数都在上世纪80年代,现在他们依然都奋战在一线。”当我们联系九鼎德盛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盈时,他表示,发现创二代这个群体很困难。

    同时,创二代和富二代总是有着某种联系,他们反感被人称为“二代”。当我们联系中昇集团的董事长卢一博时,他拒绝了我们的采访,他很坚定地说:“我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创二代,我是和我父亲一起创业的。”

    1982年出生的卢一博,有着7年的国外求学经历,回国后他进入父亲的企业工作,从一名月薪500元的普通销售员做起,随后到销售主管、副总经理,一直到公司总经理。

    卢一博推动企业完成战略转型,从卢氏实业到啟福置业,以及现在的中昇集团,很多人见识到了这个80后企业家的能量。

    然而,有些人依旧用“富二代”的眼光审视他,通过电话,他与记者针对“创二代”的定义进行了辩论。或许,是曾经的“富二代”字眼刺痛了他。

    从“富二代”到“创二代”,虽一字之改,却改出了新一代企业家创新的勇气和创业的雄心。

    郑州灵格风英语培训中心创始人宋总不继承父亲的产业,另辟蹊径,是典型的创二代。他的父亲是天津海加利集团的董事长宋富锦,旗下有10多家企业。在河南驻马店,宋富锦还投资了嵖岈山旅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尽管父亲的产业很大,他并不愿意接班,因为他想自己做点事情,于是,宋创办了郑州灵格风英语培训。

    宋特别低调,他只是埋头做自己的事,记者联系他时,他说,他不喜欢被采访。宋的低调也影响着我们对创二代的看法。

    创二代大多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目前的年龄也就30岁左右,他们身上并没有年轻人的张扬,相反却低调而务实,这一点在上上集团董事长冯世翔那里也得到印证。

编辑  来源: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生意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