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公司,工资低,劳动强度大,同时对员工的工作技能要求高。怎样才能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呢?招聘成功后,如何留住人才?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起了几年前和一位同为创业者兄弟的谈话。他的公司当时其实资金充裕,但念及自己是创业型企业,要做的事很多、要花的钱更多,所以一直和团队强调要勒紧一切可以勒紧的带子过日子,甚至发展到了拖欠员工工资数月的程度。后来由于管理层带头不满,导致团队矛盾尖锐,直至分崩离析。他当时特别委屈,觉得那些带头闹事的人怎么能如此不理解他,简直是枉为高管。望着义愤填膺委屈之至的他,我说:“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是否愿意面对,你得知道,这家公司,真正的创业者只有你自己,其他的员工,不管你给不给期权、是否描绘上市的蓝图,也不管他们对公司有多深厚的感情,本质上,他们是在打工,打工就有打工的底线:那就是不能被老板欠薪,更何况欠了这么久。”我觉得这位兄弟创业遭受重创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员工薪资理解的问题。
直至今日,我依然觉得,当老板的,可以讲企业文化、可以讲团队合作,但无论如何,准时发工资,这是当老板的最基本的职责。
创业邦给的问题中,当然已经超越了上面这个底线,是说创业型公司工资低、劳动强度大、而对员工的工作技能要求高。其实这个观点我并不能接受。为什么呢?对员工来说,并不会因为他们在小公司、初创型公司工作,他们就可以凭工作证减免房贷房租车费油费赡养费,他们面对的衣食住行成本就能低一些,那为什么要求他们拿的工资就要低一些呢?如果劳动强度大、工作技能要求高,他们就应该拿到与之相对应的酬劳,对吧?创业公司如果把自己招募人才的标准就框在了低薪、高强度、高技能,这本身就是在为自己设定一个假想的理想创业环境,即便偶尔有机会撞到了几位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特别优秀的人才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在一起,但这样的状态能持续多久呢?连因为爱情而在一起的人都经不起面包的考验,为什么要强求员工为了老板的梦想而承受这样不合理的薪资带来的低生活品质呢?
责任编辑:孟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