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意经 » 创业中心 » 创业故事 » 正文

23万 开家赚钱小面馆

2012-09-12   来源:www.cnaidc.com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CNAIDC   点击:546
摘要:宋哥39岁,山西人项目经理面馆老板在面馆运营一年多以后,2012年初,宋哥看店铺已经上了正轨,于是做起来甩手掌柜,承包给了面馆的大师傅,每月固定拿3万元的承包费。如果用

    宋哥

    39岁,山西人

    项目经理&面馆老板

    在面馆运营一年多以后,2012年初,宋哥看店铺已经上了正轨,于是做起来甩手掌柜,承包给了面馆的大师傅,每月固定拿3万元的承包费。

    如果用职场的薪酬体系衡量,月入三万的可能是一家金融机构的小主管、一个事业单位的技术高工,或者是某个媒体的高层一个月的工资,无论职位高低,同为打工仔,月入三万往往意味着三个字——“不轻松”。已近不惑之年的宋哥也是每月净入三万一族,只不过这是他的工资之外的稳定收入,轻松之至,原因无他,八小时之外的宋哥有个赚钱的小生意。

    “甩手掌柜”宋哥拥有一家150多平米的山西面馆,只18张桌子,最贵的牛肉面卖8块,在把面馆送上正轨之后,宋哥把店盘给了手艺精湛的大师傅,每个月上缴现金3万。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满溢着人类最原始的口腹之欲,餐饮行业充满了烟火气、麻烦、捆人,但不妨碍它是读者调查中最热门的生意。

    一种面有百样吃,如果非要对“面条”来个考证,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东汉称之为“煮饼”,南北朝叫“水引”,也是唐朝的“冷淘”。“早在13世纪,马可波罗沿着丝绸之路,把面条从山西带到了意大利”,宋哥是山西人,对面食滔滔不绝。跟大多数人的直觉一致,宋哥也是“不熟不做”。宋哥坐在自家小馆“晋商老号”的桌子旁接受《钱经》采访,正是下午四五点的旺点。在朝阳区双井桥附近的这个超过二十年的老社区里,宋哥接手这片铺位之前这里也是饭馆,开过N家店铺,只是都没开长久,附近一位居民笑着说“家家关门家家短”。采访当日,有位食客叫了一份小碗猪肉刀削面,6块,分量不小,客人对棒骨熬出来的面汤倒是很满意。指着那碗刀削面,宋哥跟记者交底:“每碗面的纯利润在20%左右,每月差不多能赚到4到5万元。”

    撑够半年,餐馆赚钱才有戏

    根据2011年度的城市生活消费统计,仅在北京地区的餐厅数量就达到7万家。餐馆,看着容易,赚钱不易。这是《钱经》采访十多位餐馆老板后得到的结论——餐馆半年内还没有起色最好关掉。

    这是不是你经常看到的场景:几天不见,楼下的川菜馆默默地改成了火锅店,三个月不到,大兴土木装修出来的西餐馆,老板又因为现金流难以为继,贴出转让标志。但是在周围餐馆“变脸大比拼”中,总有那么几家餐馆“屹立不倒”,每天的客流量让周围的餐馆老板们想要集体进去抽那位老板一顿。

    宋哥既经历了想要进去抽别的老板一顿,也有被别的老板YY狂抽的经历。

    2009年,同样的原班人马打造出的“晋商老号”让宋哥积累了失败教训。“当时我在做项目,空闲时间挺多,就想着工作之余投资点小生意,自己是山西人,特别爱吃面,考察了一番市场,回老家又请了几位师傅后,那一年在北京海淀区上地附近开起了山西面馆,”宋哥回忆当时说干就干的状态,只是没猜到一年之内十几万就打了水漂。

编辑  来源: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生意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