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时装行业正日益成为催生首富的摇篮,除柳井正在《福布斯》排行榜中成为日本首富外,ZARA老板Inditex集团主席AmancioOrtega早几年就成了西班牙首富,H&M的Person家族也是和宜家IKEA的创始人IngvarKamprad轮流坐庄瑞典首富,而Persson家族的年轻一代Karl-JohanPersson又被任命为公司的CEO,于2010年7月1日接替了退休的职业经理人RolfEriksen。
优衣库从当年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服装店发展成为世界级的服装帝国,柳井正用了整整38年时间,从偏远的山口县宇部市一步步地走到了日本最高最现代化的综合商业新地标——东京中城大厦(midtowntower)。
有机会到访迅销公司的人,都会对其特殊的工作环境留下深刻印象。那里的办公室没有隔断,没有固定的办公桌,所有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在一个无隔断的大房间里工作,人们可以抱着笔记本随意走动,所有的会议都控制在10分钟内结束,晚上7点后,公司里准时熄灯,原则上禁止加班,因为优衣库的工作标语是“工作要趁早完成”。在中城大厦33楼的办公室,柳井正可以俯瞰整个东京,遥望富士山,而他的野心恐怕还远不止于此。
为了尽最大可能地解开优衣库为何能崛起、又将何去何从的秘密,我遍访了与柳井正熟识的相关人士。
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秘密,且一般不会出示给一个不相干的人,但我还是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日文资料。与此同时,我将市场上所见的涉及优衣库的日文书籍全部购人,细心地阅读,并参阅了大量的媒体报道,所有的这些都成为我了解柳井正及其公司的参照。在此之前,恐怕还很少有人能如此系统和细致地研究这些尘封在历史背后的故事。
迄今为止,人们对优衣库的认识岔开成两个极端。优衣库的赞美者们把它描绘成迅速崛起、摧城拔寨、几乎无往不胜的“创业神话”,而柳井正本人则是天生的富有韬略的创业家和经营天才,不可模仿。但我却深感所谓的“天才”更多的是成功后世人赋予的光环,柳井正身上超越常人的“努力”更值得一写,或许与唐骏相比,柳井正更有资格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优衣库的批评者们则认定它只是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在“失去的20年”的大背景下,持续的通货紧缩导致的产物,一旦日本经济走出泥沼,作为“廉价品”的代表,优衣库将无法在日本市场立足,必定会走向死亡,而柳井正则是“时势造英雄”下沽名钓誉之徒,更有滨矩子、小岛健辅等知名的经济学者批判“优衣库将致国家破产”、“优衣库是消费文明的退化”。但用这样的评论,我们难以解释为什么优衣库也能在海外拓疆扩土。实际上,优衣库致力于“低价优质”,而非简单的“低价”可以概括,我们恐怕很难断定致力于“低价优质”完美结合的公司会走向死亡。
事实上,优衣库的历史充满了艰难与挫折,在柳井正为急于上市融资而疯狂扩张的时期,优衣库新开店铺的数量曾经还不及关店的数量,直至现在,优衣库在喜庆新店开张的背后往往伴随着赢利不强或持续亏损的分店悄无声息地关门倒下,一点都不夸张地说,如柳井正所言优衣库是“一胜九败”。优衣库能有今天这样巨大的成就,是“痴人”般追逐梦想下、战胜了重重严峻危机后得来的,而危机至今仍无处不在,也正因为如此,柳井正坦言“成功一日可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