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何志强戴着医科大学的校徽来到重庆儿童医院。何志强是儿科专业的大学生,他拿出自己的所学,向每一位过往的家长讲解奶产品的性能与营养,还特别针对胃肠功能较弱的幼儿讲解了一套奶产品的营养保健学。家长们被这位大学生折服了,纷纷订购他的牛奶。那一天,何志强卖掉了300多杯酸奶,赚取纯利润100多元。第二天,何志强趁热打铁,把公司的宣传海报贴到医院的每个角落后,再次从医学和营养学的角度向过往家长进行解说。这一天,何志强又大获全胜,他共卖掉1000多杯酸奶,赚了300多块钱。
这一年春节,何志强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回家了。他给父母和弟弟各买了一套衣服,还给了父母4000多块钱。何志强对父母说:"爸妈,我现在可以赚钱了。"看到上大学只一年儿子的巨大变化,何志强的父母喜上眉梢,庆幸当初让儿子读大学的正确选择。
进入大二,何志强在校园里做出了一连串令人称奇的大举动。在接近暑假前,何志强花3000多元在一家电视台做起了奶品广告,还从学校里请了40多位贫困生做促销员,在全市7个县市进行了宣传。为了稳定促销队伍的人心,何志强自费给他们发了工资,使这批贫困学生也尝到了甜头。多劳多得。何志强告诉促销人员:每发展一名订户,奖励4元钱。这种"提成"的奖励,一下子激发了促销人员的潜力,有一名贫困学生一天跑10个楼栋订了50户,一天就赚了200元。卖一份奶一个月可赚9元差价,卖两个月何志强分文未进,其中4元给了订奶促销员,5元给了不辞劳苦的送奶工。谁都以为何志强这下子亏大了,可到了第三个月,何志强高兴地哭了,他终于成为最大的赢家,创造出属于自己事业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何志强从此有了3万多订户,送奶工发展到100多人,而他的利润一个月就达到了人民币10万元。钱多了,何志强的宿舍出现了又一个壮观的风景。一到周末,何志强就请同学帮忙清点上百万元的流动资金。那时候的何志强可风光了,成为重庆大学校园生第一个腰缠万贯的大学生老板。何志强为了激发自己赚钱的欲望,几乎每星期去重庆百货大楼一次,看看那里最贵的东西是什么,然后带着这个梦想去入眠,等待第二天用行动去创造和圆梦。"圆梦是个好习惯。"何志强常常这样说。
何志强很羡慕那些坐过飞机的人,他不知道坐飞机是什么滋味。于是,他花了300元从重庆坐飞机到成都,然后又返回。他还没住过高级宾馆,又花500多元在一家大宾馆住了一夜。有钱的感觉真好!
关键是炼出一双发现财富的眼
1994年11月,读大二的何志强用自己赚来的钱在重庆市区买了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子。他将父母兄弟从乡下接到城里,过上了幸福而又富有的生活。1995年10月,何志强已成为重庆校园内的名人了,人们不再叫他何志强,而称他为"何老板"了。身为大三学生的何志强理解贫家子弟的艰辛,他主动扶助了11名贫困大学生,每个月给他们150元钱,直到这些贫困学子大学毕业。
为此,何志强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典型,还上过电视台作了一个专题访谈的节目哩!
赚钱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