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龚彬接了个客户,定在当地某酒店的房间,由林旭对其进行诈金花的指导。
到了酒店房间,简单的寒暄后,林旭开始着手准备工作。通常而言,在开始传授赌术之前,林旭总会走过场般地说几句类似不要赌博的劝导,然后向客户展示自己的赌牌技术。但很快龚彬就发觉情况不对,这位中年男子根本不像以前那些客户,全心观看林旭的换牌技法,而是不停地低头看手机。
龚彬立刻用眼神暗示林旭停止展示,转而变换脸色,一脸正气地劝导男子要远离赌场,不要学习赌术,声称自己两人赶来只是为了向男子展示而绝非传授赌术。然后两人收拾好工具快速撤退。在踏出酒店的时候,龚彬隐约看到旁边的停车场停着辆警车。
从此以后,负责落实客户学习的龚彬更小心了。接到“求学来电”后,会详细地询问对方是如何得知信息的。如果是熟人介绍,龚彬会示意林旭拨打熟人的号码确定,如果是看见海报而来的话,龚彬则详尽地询问对方希望学的项目,以及能承受的费用,边问边观察判断。在外出“培训”时,更是两人同时前去,“这样更安全。”
不过,在受了那次惊吓后,林旭一直有点闷闷不乐。他知道,见不得光的生意,不是长久之计。
收手
靠教赌站稳脚跟的林旭和龚彬,还是在赌术圈里慢慢有了名气,开始有一些赌术道具生产厂商找上门来。一家广东的厂商希望在他们的反赌基地进行产品销售,纯利润6:4分成。其中厂商占6,林旭龚彬占4。
两人才发现,以往自己认为的发家之道只是赌术市场的冰山一角。
但自己一再标榜是反赌中心,如果公然贩卖赌具,那岂不是堵了自己的后路?可再一算账,一副装有机关的高档电子麻将机价格为5000到8000元,就算扣去成本费1000余元,仍能赚到3000多元,密码扑克、透视眼镜等小道具的利润率还要高。反赌基地,也可以有赌局展示的“功能”嘛。
很快,不少人听说林旭处有赌具,特地前来试玩,周边村镇一些私人赌场老板也驱车来购买。道具辅助比手法操练更容易学,加上林旭的“指点”,反赌基地的客户更多了。
甚至还有老板邀林旭代表自己到“场子”里玩玩。林旭都直接拒绝了,“场子里人太多了,也太乱了,搞不到什么钱,还可能遇到比自己更狠的高手。”或许是在这个圈子混久了,林旭开始有了畏惧?
没过多久,林旭居然退出了“赌界”。
据说,林旭的反赌基地已经被当地相关部门盯上,也有人说,林旭是因为自己的赌术下降,被其他高手识破而不得不退出。不久后,龚彬也迁家到了广州,改行从事其他生意。
林旭说,看多了一个又一个人因赌博而家破人亡的故事,他倒不为自己推人下水而害怕,而是心如死水。曾经为逞意气、为蒙过所有人赢得胜利和掌声的成就感,也敌不过这种不断袭来的厌倦感。
再度深吸了口烟后,林旭向记者感叹道:“哪有那么多的赌神?都是香港电影里面演的。”而那些挥金如土、百战百胜的浮华幻象,注定无法在现实落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