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报表折算是借以外币编制的财务报表按以下方法重新以本国货币表述的过程。外币报表折算主要有两个问题,折算汇率的选择和折算损益的处理。外币报表折算是国际会计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领域,为了满足编制合并会计报告的需要,人们对如何折算国外子公司的外币财务报表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形成了四种基本的折算模式,现就有关问题简述如下。
一、四种基本模式
1、区分流动性项目与非流动性项目法。该法把资产和负债项目分为流动性项目和非流动性项目,前者按报表编制日的现行汇率折算,后者则按经济事项发生日的历史汇率折算。目前新西兰等国采用此法。
2、区分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法。该未能将所有资产和负债项目都分为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前者如现金,应收应付帐款及票据等,按现行汇率折算;后者如固定资产、存货等,按历史汇率折算。目前瑞典等国仍采用此法。
3、时间性法。该法认为,外币报表折算实际上是将外币报表按一种子新的货币单位重新表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改变的只是计量单位,而不是被计量项目的属性,因而折算时应采用各项目计量日期的实际汇率,即现金和应收应付项目按现行汇率折算,其他各资产和负债项目均依计量日期分别采用现行汇率和历史汇率。以历史成本计算的各项目采用历史汇率折算,以现行价值计量的各项目则按现行汇率进行折算。该法的优点在于它的灵活性,能适应各种上计价基础。
4、现行汇率法。该法将所有资产负债项目均按现行汇率进行折算,因而非常简便,而且折算后的财务报表能保持原报表的特征,不改变其中的财务关系。1986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道德支持采用此法。
上述方法中,前三种方法属于多种汇率法,第四种方法属于单一汇率法,实务中各跨国公司往往结合采用上述方法。
外币收益表的折算,现行汇率法一般应按照确认这些项目的通行汇率折算;其余方法下折旧费和摊消费用应按取得有关资产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其余收入和费用均按交易发生时通行汇率折算。实际运用时一般采用平均汇率。
二、折算损益处理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对资产负债项目采用不同的汇率进行折逄会导致折算损益。折算损益的处理通常有三种方法:一是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列入收益表,不予递延;二是采取递延的方式,部分计入当期损益,部分计入以后有关会计期间的损益;三是作为业主权益的调整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予以列示,不计入当期或以后各期损益。
三、功能货币与外币报表的核算
功能货币是一家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和创造现金注量的主要环境和货币。这一概念是1981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来的。该委员会的《第52号公告》规定:
①国外子公司的经营活动若相对独立自主,则其功能货币通常为当地货币,此时其财务报表的折算应采用现行汇率法,由此形成的折算损益应作为合并业主权益中的一个独立项目;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