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理得出的结论是:祸从口出,沉默是金。
不欢而散
董事长渐渐对新经理感到有些失望,种种反馈显示,新经理的人缘和口碑不算太好。
最让董事长不满意的,是当他在广告片讨论会上点名问到新经理对L品牌广告创意的看法时,新经理却不置一词。本位主义思想太严重,只关心自己负责的品牌,没有大局观。董事长暗暗摇头。
老总对于策划经理也不像刚来时那么倚重了:此人专业能力没问题,但有点不懂事,不太好驾驭。
转眼到了发年终奖的时候,新经理发现自己的年终奖出乎意料的少。老总谈话时看出了新经理的失落,温和地安慰,今年你刚来,薪资本身也比别人高,所以年终奖不宜太特殊,只要明年好好表现,到时候年终奖肯定会不一样。
几句安慰话,并没有打消新经理内心强烈的失意和迷惘。今年这么努力,却得不到认可,还能指望来年?再说,已经过了蜜月期,就别指望再有第二春。
看来,得趁早跟公司唱来生缘。
尾声点评
招人难,用人更难。善于用人,才能真正发挥策划专业人才的作用。
此案例中,企业的主要问题有两点。第一是多头管理,使策划人员无所适从,造成了管理上一定程度的混乱;第二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错误的内部竞争给混乱的局面进一步增添了混乱。
内部竞争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能有效激励员工,用不好就会导致互相拆台,内耗加大。尤其在策划这个行当,个顶个都有自信的一面,谁都不是省油的灯。在职场上混,大家都有想法有抱负,这种抱负,企业利用得当就是正能量,利用不当就是内耗的根源。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决定一个企业策划高度的不是策划人员的高度,而是决策者的高度。
这个道理,策划人员首先要懂。策划不仅是模糊科学,也是妥协的艺术。一个成熟的策划应该懂得:策划与领导的关系,至少一半类似于商家与顾客的关系——上帝永远是对的。你是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顾客觉得你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乔治·路易斯在向一个犹太老板推销“天堂”创意失败后总结:不再尝试把极乐世界卖给戴犹太小帽的人。
中国职场也有句俗话说:“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如果过于“强销”自己的创意方案,就难免碰壁。此案例中,新经理尤其错在管理上的越级,有新想法,向直属领导老总汇报就够了,不能轻易因为管理制度的混乱而越级上报,结果导致不但创意方案没被采纳,还冒犯了老总。
作为企业管理者,这个道理也有必要了解。决策者的高度是什么?除了战略高度和前瞻眼光,还有用人高度和洞察力:“用人所长,必容人所短”,再优秀的人才总有短板,专业强未必人缘强;而洞察力,不能仅仅停留于对表面现象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