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射频识别 » 正文

基于二进制防碰撞算法的RFID定位系统的设计[图]

2013-12-26   来源: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   作者:CNAIDC.COM编录   点击:217
摘要:基于二进制防碰撞算法的RFID定位系统的设计: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PIC16F877A和CC2500的RFID定位设计方案[9],对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二进制搜索法防碰撞算法和LANDMARC定位算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引言

目前,有很多定位技术都可以对物体进行定位,但在小区域(如室内)定位服务中,现有的定位技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GPS技术用于停车场这种小区域的定位服务中,成本太高而且定位精度不高。其他技术如超声波技术、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IEEE80211、超宽带(UWB)等,应用于室内定位服务,各有优劣。射频识别定位技术[1]以其非接触、非视距、灵敏度高和成本低的优点,正成为定位系统的优选技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不可能只对一个标签定位,多标签定位必然会造成标签之间的碰撞,为了解决标签之间的碰撞问题,目前国内外所研究的防碰撞算法如下:多址技术(SDMA、TDMA、CDMA、FDMA),ALOHA防碰撞算法,二进制防碰撞算法[4]。其中二进制防碰撞算法易于实现且效率和精度高,近几年得到广泛运用。

1 设计方案
阅读器采用的是PIC16F877A微控制器,阅读器与标签都是利用模拟SPI口与CC2500射频模块的数字接口进行通信。作为阅读器部分的PIC16F877A则用其TXD与RXD引脚通过MAX3232实现电平转换后,与PC机的串口相连以实现读写器读取数据的功能。

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线信息传递,读写器通过与标签的无线通信,获得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5],再采用LANDMAR定位算法[6],就可以计算出目标的相对坐标位置,实现精确定位。在大多数情况下读写器在识别标签时难免会出现碰撞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二进制搜索法来防止多标签识别时发生碰撞。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框图

1.1 微控制器

本系统读写器和标签都采用PIC16F877A作为微控制器。PIC16F877A是8位的高性价比微控制器,并且采用不同的宽度,便于实现全部指令的单字节化、单周期化,从而有利于提高CPU执行指令的速度。此外,数据存储空间比较大,拥有8K×14个字节Flash程序存储器、368×8个字节数据存储(RAM)空间、256×8个字节EEPROM数据存储空间。还具有8级的硬件堆栈、内部看门狗定时器、低功耗休眠模式、25 mA的吸入/拉出电流。外部具有3个定时器模块。它还具有2个16位捕捉器、2个16位比较器、2个10位PWM模块、10位多通道A/D转换器、通用同步异步接收/发送器等功能模块。它具有功耗低、驱动能力强、外接电路简单、寻址简单、指令条数少等优点。

微控制器PIC16F877A通过SPI接口与CC2500射频收发芯片实现数据的接收与发送。

PC机可以利用串口调试助手发送命令,通过RS232串口连接读写器,控制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一切操作。

1.2 射频收发芯片

无线通信[5]的通信距离、通信效率与其主芯片密切相关。CC2500是一种低成本的2.4 GHz射频收发芯片,为低功耗无线应用而设计。电路工作在2 400~2 483.5 Hz的ISM(工业、科学及医学)和SRD(短距离设备)频率波段。

射频收发芯片集成了一个数据传输可达500 kbps的高度可配置的调制解调器。通过开启集成在调制解调器上的前向误差校正选项,使性能得到提升。CC2500为数据处理、数据缓冲、突发数据传输、清晰信道评估、连接质量指示和电磁波激发提供广泛的硬件支持。CC2500在通信中空中接口的数据[6]是以一个固定格式传输,读写器和标签之间的数据传输必须严格按照这个格式进行,否则无法通信。

导言、同步字与CRC校验在发送数据时是由CC2500硬件自动添加,在接收时由硬件自动去除。在信道特性较好的场合,为了提高识别速度,可设定16位的导言与16位的同步字。CC2500在固定长度通信模式下,可删去长度域;在可变长度通信模式,需要8位的长度域给出除去导言与同步字外所有数据负载的字节数。其数据格式如图2所示。

 
 
图2 数据格式
  CC2500与MCU之间的接口通过SPI接口相连,MCU通过SPI接口向CC2500发送操作命令,配置其调制方式、工作频率等参数,通过命令配置其为接收状态、发送状态、空闲状态或休眠状态。

1.3 低功耗设计

本定位系统的标签采用电池供电,是有源标签。而电池是一种消耗性的电源,工作时间短。为了延长车载卡的工作时间,需要进行电源管理,以降低功耗。当前大多数的电源管理方法采用一种周密设计的唤醒、休眠方法。但大多数情况下,唤醒周期的大部分时间是无用的,消耗能量。本系统中采用一种无线触发唤醒的电源管理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有源标签进人休眠模式后就会一直保持睡眠状态,在读写器没有发送出特定频率的无线信号时,它是不会被唤醒的。当然,这个特定频率的无线信号会立即唤醒休眠的标签。这样,就节省了在唤醒前和监测期间的电源消耗。唤醒脉冲通过特定频率传送,而数据通信采用另外的无线频率传送。一旦读写器与标签建立通信连接后,双方便跳到由读写器指定的固定频率上工作,这样即使车场中其他标签在无线通信范围内也不会被唤醒,避免了同频干扰。无线触发唤醒电路主要由无源元件构成,其基本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无线触发唤醒电路
 
编辑  来源: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