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入户门禁对讲不达标 可上政府微信反映

2014-09-17   来源:安防知识网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编录   点击:150
关键词: 门禁对讲
华强安防网讯

 使用体验:资讯、互动、办事、投诉便捷省心

在微信甫一添加“罗湖社区家园网”,便收到来自“罗雪儿”的推送清单,输入不同的关键词可以获得不同类别的服务页面。而微信底部的导航栏共分3个版块的内容:“罗湖资讯”、“家园互动”和“网上服务”。

“戳”一下“罗湖资讯”版块中的“家园网手机版”,就可以获得手机版家园网的微信链接,一个适于手机阅读和操作的页面近在眼前。另外,这个版块还包括了“活动早知道”和“公共服务信息”两部分内容,通过它们可以了解罗湖的公共服务信息和各类艺文体育、休闲娱乐的资讯。曾在家园网上吸引80万人参与的“公共文化超市”,未来也将在这个版块同步征集意见,邀请市民在手机上为公共文化活动投票“下单”。

通过“家园互动”版块,可以进入家园网论坛,或参与“罗雪儿”提供的各种互动活动,又或是给“罗雪儿”留言,为家园网微信平台提出意见和建议。点击进入“家园网论坛”后,手机版家园网映入眼帘——没有以往在手机上读电脑网页时的眼花缭乱,字体设计和栏目设置也都十分易读,在顶部还可以选择具体社区和话题。

“网上服务”版块则集中体现了发帖的便捷省心。在这里,提问页面十分简洁,只需要填写标题和留言正文,必要时亦可上传图片,点击“提交”后便收到“问题将很快同步到论坛上”的通知。“以前,网友在家园网的PC端发帖,还需要把相机或手机里的图片导进电脑,而现在您可以直接在微信推送的网页里发照片”,在家园网工作人员看来,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有图有真相”。点击“我的问题查询”,用户既可以查到自己用同一终端提出的所有问题,也可以查看相关部门的办理情况。此外,点击“网上办事大厅”,亦可进入相应页面。

 “这是完善政府治理技术的有益探索”

今年4月,在广东“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2013—2014年度优秀案例评审中,“深圳罗湖社区家园网打造交互型社区”获选“网络问政优秀案例”,颁奖当日,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表示,“影响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官员的素质,二是政府治理制度,三是政府治理技术”。作为评委之一,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黄卫平评价,罗湖社区家园网“坚持时间很长,很有示范意义,而且一直在使用最新的技术手段”。

“家园网微信平台全面升级,是值得点赞的事件”,在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孙海峰看来,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表达体系和沟通方式,罗湖区利用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充分与民众互动,在改善政府治理技术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乃至提升。在他看来,在传统媒体发展阶段,政府的很多治理问题是因沟通对话不畅而导致的,而互联网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信息传递和沟通对话的周期,也给政府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政府可以主动应用新媒体来施政、问政,推行善政”。

孙海峰分析说,许多市民不习惯参与社会治理,除了文化和体制原因之外,沟通成本也是重要原因。罗湖社区家园网的跨平台创新,把多种功能整合在移动终端上,把市民参与的参与成本降到极低,打通了政民互动的“最后一公里”,“人人皆可随时随地参与社会、社区的共治和自治”。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陈文则认为,在网络社会中,民众、受众往往以“分子化”的方式呈现,利益的诉求趋向于个体化,传统的治理方式难以实现治理的整合,“罗湖利用家园网微信平台,可以更直接更便捷地让政府与民众互动,更好地整合各部门的资源,有利于政府自身职能的梳理和整合,从而反向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这次家园网微信平台创新表明,市民转移到哪里,政府服务也延伸到哪里”,深圳新闻网总编辑王尧认为,以往罗湖区在应对网络环境、主动盘活行政资源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次罗湖“在适应移动新媒体时代方面、在移动化和本土化方面,又再次走在了时代、全国前列”。

 网友上门给家园网点“赞”

“希望一如既往帮助每一个人”

8月27日,罗湖社区家园网的工作人员见到了十几位客人,他们来自位于罗湖布心的山湖居小区,其中既有业主代表和业委会委员,也有物业管理公司成员。这次他们为当面“点赞”而来,“想要感谢罗湖区委、区政府先后多次解决我们在罗湖社区家园网上反映的问题”。

 问题大部分解决“因为家园网,想要住在罗湖”

“家园网很好用、很有用,也感受到党委、政府在为民服务”,山湖居小区业主代表臧先生介绍,去年以来,多位业主相继通过家园网反映小区的问题,包括建议在小区门口增设减速带及斑马线、小区环境卫生需要改善、小区边坡防护工程加固改造、入户门禁对讲设备不达标等诉求在内,而这些网帖大部分都收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应并得到了解决。

臧先生回忆,去年有业主发帖指出,山湖居小区一旁的山体边坡出现险情,这条网帖陆续得到了街道办、区住建局、区城管局、区安监局及区建筑工务署等多个部门的回应,安全隐患随着现场勘察和规划设计而得以解决。“通过一桩桩得到解决的投诉,大家觉得家园网是生活的好帮手”,臧先生说,自己会更积极地向身边的人推荐家园网,大家一起参与小区事务管理。

业主代表何敏是深圳大学的一名教授,他每天都要花15分钟上家园网,既浏览罗湖资讯也在论坛“拍砖灌水”。在他看来,家园网“地气十足”、“食人间烟火”、“原生态的东西很多”。以前,何敏在家园论坛中发过不少批评帖,包括劳资纠纷,政府行政不作为等议题,言辞犀利但从未被删帖,倒是在区级有关部门的回帖中看到“认真处理解决的态度”。
编辑  来源:安防知识网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