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快讯 » 正文

大唐微电子通过30家银行测试 信息安全晶片国产化成发展重点

2014-09-15   来源:和讯网   作者:CNAIDC编录   点击:68
摘要: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京阳表示,在最新的整合电路产业规划里,信息安全方面相关的晶片国产化是一重要发展点。

  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国际金融展上,就信息产业与国产化问题,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后年随国密演算法逐步推广,国产晶片的优势将更充分体现。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京阳表示,在最新的整合电路产业规划里,信息安全方面相关的晶片国产化是一重要发展点。

  今年下半年建行、农行等都会做一些国产晶片的相关招标,不过真正的供货应该是在明年。“所以,我相信应该在明后年国产化晶片会起来,而且像明后年国密演算法逐步推广开来,那么国产晶片在国密演算法方面的优势也会充分的体现出来。”王京阳说,目前大唐微电子金融IC卡晶片系列产品已通过30多家银行业务系统测试,产品已成功在四川、海南、河南、广西、广东等地批次商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整合电路促进中心主任邱善勤接受采访时说,加快安全可靠国产关键软硬体应用推广,分阶段在国防、军工、政府、公安、金融、电信、能源等关键领域完成国产化信息安全产品的替换迁移工作。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津称,“我们现在在不断提升晶片在实际应用场景里的相容性和成熟度”,毕竟银行卡或者待支付的这些产品会被更频繁地使用,这里面涉及到交易和钱的问题,所以相容性要不断的提升。无论在某些恶劣的环境下,包括原来一些旧的读卡器的场景下,都能保证交易的成功或者交易的速度,让最终用户使用的时候更便捷。 

  “不过,国密演算法将来在银行体系的应用是需要一个时间表的,不是一天就能解决的,包括原来从磁条卡迁移到晶片卡,投入和周期很多是在受理环境的改变上,并不完全在晶片卡的这一端”,刘津表示。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全国金融IC卡累计发行5.93亿张,全年新增发卡量4.67亿张,全国已有超过150家商业银行启动了金融IC卡发行工作,刘津判断今年仍有5亿多张的市场发行空间。

  邱善勤认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的确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企业一是要修炼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要提升国产软硬体的系统整合能力和标准化水平。

  据刘津介绍,2014年5月,大唐微电子自主研发的支援pboc3.0国密演算法的金融IC卡晶片产品在鹤壁银行实现了首批商用试运行。而鹤壁银行是国家发改委组织的“2012年金融领域安全IC卡和密码应用专项”的首批试点银行,其发行的金融卡采用国际通用演算法和国密演算法,符合pboc3.0的标准。该国产金融IC卡试点项目是发改委批复的第一批国密试点项目。

编辑  来源:和讯网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