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媒体报道二代身份证被盗、遗失后,仍可被他人使用,甚至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公安部对此表示,登记指纹信息,可进一步增强证件防伪性能。记者昨天从陕西省公安厅获悉,陕西省二代身份证指纹信息登记先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明年1月1日起将在全省范围全面铺开。
早在去年12月底,公安部就对二代身份证指纹登记工作作了部署。经过半年多的准备,目前,陕西省各级公安机关全面完成了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各项准备工作,全部户籍派出所均达到可受理登记指纹信息居民身份证的标准。截至今年6月20日,全省制证信息管理系统和制证密钥系统改造工作全面完成,省级指纹信息管理系统和指纹前端采集系统正常运行,并已开始批量制证。全省11个市107个县(市、区)1281个户籍派出所全部完成指纹采集器安装注册工作,累计安装指纹采集设备1296个(包含部分县、区、市警务大厅)。截至7月,已受理采集合格指纹155608人,制作指纹身份证135148张;举办指纹信息培训会58期,参训人员1680余人。明年1月1日起,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二代身份证改造升级工作。
记者从公安部网站获悉,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包括指纹信息,并规定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的公民,在办证时直接登记指纹信息;对已经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公民登记指纹信息可以通过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逐步实现,无需大规模集中采集指纹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居民身份证中登记的指纹信息,是数字化的指纹特征点,不能被还原成指纹图像,因此,能够有效保护公民的指纹信息安全。
此外,新《身份证法》还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