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MH370飞机"黑匣子"快没电了 信号仅能维持2周

2014-03-24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收录   点击:139
摘要:搜救人员将利用数学模型大致确定搜寻区域,依靠海轮上的声呐设备试图接收客机“黑匣子”发出的脉冲信号,以及出动水下无人驾驶飞机在海面以下3公里寻找客机主体残骸。
关键词: 马航 黑匣子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失联客机搜寻工作已进入第16天。中方搜救舰船继续向南印度洋方向搜索前进,中国空军飞机将在安达曼海域和疑似发现失联客机海域继续搜救。一架参与搜救的民用飞机在相关区域发现一些小块物体,散布在半径为5公里的范围内。23日,法国卫星在南部走廊附近发现疑似物体。

    搜 救 行 动
    法国 卫星在南部走廊发现可疑物

    根据马来西亚交通部23日发布的声明,马方当天早上收到来自法国方面新的卫星图片,显示在南部走廊附近发现疑似物体。马方立即将这些图片传送给澳大利亚救援协调中心。
 
    马方在声明中并未给出疑似物体的尺寸、拍摄日期等细节,不过声明称发现的物体不止一个。马方称,已将法方提供的卫星图片转发至位于澳大利亚的协同搜救中心以及在南印度洋海域参与搜救的有关国家。
 
    法国成为继澳大利亚和中国后,第三个宣布发现可能与失联航班有关物体的国家。20日,澳海事安全局宣布该国卫星在南印度洋观测时发现了疑似MH370的残片。22日,中国科学院遙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单位在对相对卫星数据研判后认为,中国“高分一号”卫星观测到的一个长约22米、宽约13米的漂浮物可能与MH370航班有关。
 
    中国 机舰联合搜索暂无结果

    据中国海上搜救中心22日介绍,中方搜救舰船正继续向南印度洋方向搜索前进,边航行、边搜寻,逐渐向澳方公布的疑似海域靠近。
    中方两个伊尔-76机组22日在澳大利亚珀斯落地后,立即与澳空军就搜救工作交换了意见,听取了澳空军关于前期搜救工作介绍,定于23日14时派出一个机组,飞赴南印度洋疑似发现失联客机残骸的海域进行空中搜寻,并为中国海上搜救舰船提供信息。
 
    中国空军的一架运-8飞机22日在印度洋东北部的安达曼海域完成搜索任务后顺利返航,降落在吉隆坡以西30公里处的马来西亚梳邦皇家空军基地。第一天的搜索没有重大发现。
 
    此次飞行总指挥王刚表示,如果天气条件允许,他们还将继续到相关海域搜索。
 
    美国 巡逻机搜寻中方发现可疑物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发言人威廉·马克斯22日晚向记者证实,美军P-8“海神”巡逻机将于澳大利亚时间23日继续赴由澳方和中方宣布的疑似漂浮物海域,搜寻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失联客机。
 
    马克斯说,这架巡逻机23日将继续从澳大利亚珀斯起飞,赴此前先后由澳方、中方宣布通过卫星图片发现的疑似漂浮物所在海域搜寻失联客机。
 
    当被问及美军另一架P-3“猎户座”巡逻机会否转赴澳大利亚继续参与搜寻,马克斯说,这架巡逻机目前仍从马来西亚起飞,在印度洋南部执行对失联客机的搜寻任务。第七舰队暂时还没有计划将其改至澳大利亚珀斯,但也要视P-8巡逻机搜寻任务的进展情况而定。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言人阿拉德·比特尔22日晚向新华社记者证实,美国家航空航天局正计划动用空基设施,锁定此前卫星捕捉到的位于印度洋南部疑似失联客机残骸碎片的这一区域,希望在今后数日内获取相关图像。
 
    澳大利亚 小物体或无关失联客机

    澳大利亚海事局当地时间23日0时发布有关失联客机搜寻工作进展的最新声明说,一架参与了22日搜救活动的民用飞机在搜救区域内,以肉眼目击到一些小块物体散布于半径为5公里的范围内。
 
    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23日晨在离开正在访问的巴布亚新几内亚返澳前谨慎表示,民用飞机在印度洋搜索区域内目击到的小块物体可能与失联客机无关。
    两架商用喷气式飞机和一架澳大利亚皇家空军P-3“猎户座”海上巡逻机将于当地时间23日9时左右从珀斯起飞继续搜索。目前,澳“成功”号军舰已抵达相关海域。由澳军方C-130“大力神”运输机投放的4个水文数据监测浮标也正持续将水流运动数据传回。
 
    冲 破 疑 云
    疑似残骸为什么难以搜到?

    21日至22日,南印度洋上空能见度大约10公里,搜寻条件较好。然而,预计23日开始天气将变坏,一直持续到下周末,势必给搜寻带来麻烦。
 
    随着下雨、刮大风,海面也会汹涌澎湃,泛起白色浪花,导致空中搜寻人员难以辨识海面漂浮物。澳大利亚海事局介绍,由于雷达扫描尚无收获,所以眼下搜寻工作主要依靠搜寻人员从空中用肉眼察看海面状况。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这片海域即将刮起的大风不可小视,是南纬大约40度至50度之间的强劲西风,风速之快,在全球所有风带之中居于前列,因而获称“咆哮的四十”。
 
    海洋专家认为,澳方20日宣布在卫星图像上发现两块疑似马航客机残骸以来,已经过去两天,目标残片很可能已经随洋流漂到了160公里以外。
 
    即便寻获卫星图像中的物体,并且能够确定是客机部分残骸,寻获地点也可能距坠机地点非常远,给下一步寻找客机主体残骸带来困难。
 
    接下来,搜救人员将利用数学模型大致确定搜寻区域,依靠海轮上的声呐设备试图接收客机“黑匣子”发出的脉冲信号,以及出动水下无人驾驶飞机在海面以下3公里寻找客机主体残骸。
 
    南印度洋洋流运动非常复杂,即便建立数学模型也可能估算错误,而拖延时间越久,定位难度也就越大。
 
    未来能否把黑匣子送上“云”?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超过两周,俗称“黑匣子”的飞行数据记录器据信耗电过半,其脉冲信号只能再维持两周左右。
    一些航空专家提出,黑匣子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如果把它与21世纪新兴的无线宽带、云存储等技术结合,实现飞行数据实时对“云”传输,眼下飞机失联难寻的困境能否不再出现?
 
    实时传输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前主席马克·罗森克认为,从马航客机失联和2009年法国航空公司AF447航班失事的搜寻行动来看,当今国际航空界采用的飞行事故调查流程已经过时。
 
    “这是5年内第二次出现我们必须等待找到黑匣子的事故,”罗森克说,“我们必须把事故调查的理念和技术提高到21世纪。”
    罗森克提出,如果能把黑匣子记录的飞行数据和舱声录音传输到云数据库,将有助于相关部门在飞机遇到紧急情况时尽早定位并启动调查,特别是飞机在民航雷达覆盖范围之外飞行时。
 
    美国航空专业网站“跑道少女”创始人玛丽·柯比指出,越来越多航空运营商开始向乘客提供空中无线宽带连接服务。既然乘客能够在飞机上浏览网页、下载电影,那么客机飞行数据同样可以通过宽带实时传输。
 
    “是时候把黑匣子送上‘云’了,”霍华德大学机械工程学教授奥利弗·麦吉说,“对于那些飞越印度洋或巴西亚马孙(平原)等广阔区域的航班来说,至少应把最基本的飞行数据送上‘云’。”
 
    “成本太高”

    一些航空专家和企业界人士提醒,技术层面上,实现飞行数据对地面或对云数据库的实时传输完全有可能,但这一变化面临运营成本增加和带宽分配限制等挑战。
    另外,在美国国家安全局等西方情报机构大规模监听项目的阴影下,传输舱声录音是否会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同样令人担忧。
 
    面对资金和带宽瓶颈,罗森克认为,可以尝试把最重要的一部分飞行数据、而不是所有数据传输到云数据库,或者采用间歇性传输、而不是实时传输,以节省带宽和成本。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前成员、空军退役飞行员鲍勃·本宗提出,另外一种成本较低的改进方法是,加装能够在海上漂浮的定位设备。
 
    失 联 日 志

    3月8日
    飞机失联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证实,3月8日凌晨2时40分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失去联系。该航班共计搭载227人及12名机组人员。
 
    3月9日
    假照登机
    国际刑警组织证实,至少有2名乘客使用被盗护照登上马航失联的MH370航班。被盗的护照均已经登记挂失。
 
    3月10日
    家属赴马
    10日上午,中国政府联合工作组抵达马来西亚。中国救援船到达疑似失联海域。晚上首批赴马来西亚家属从丽都饭店启程。
 
    3月11日
    多国搜救
    马来西亚警方公布两名持假护照登机者的照片,均为伊朗籍,目的应该是偷渡,其中已确定身份的年轻人已被排除涉恐。
 
    3月12日
    通话内容
    马驻华大使首次现身北京出席情况通报会,并首次披露失联客机通话内容,最后的通话是“好的,晚安”,由飞机副驾驶发出。
 
    3月13日
    愈发混乱
    马方证实民用雷达显示MH370消失时间为凌晨1时20分,军用资料显示飞机消失时间为凌晨2时40分,地点也不一致。
 
    3月14日
    故意变道
    马证实可能有飞机飞越马六甲海峡,国外媒体则称,有人蓄意驾驶着失踪的马航航班飞越马来半岛,往安达曼群岛方向飞去。
 
    3月15日
    劫机嫌疑
    马总理表示,客机联络系统机载应答机被“人为蓄意关闭”,航线可能被人为改变,马方调查包括客机被劫持在内的所有可能性。
 
    3月16日
    两条走廊
    马方建议各国搜索两条空中走廊,北为泰国至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南为经印尼至南印度,范围空前扩大。
 
    3月17日
    机长被查
    马方称,失联飞机上没有发现争斗迹象,目前正在调查飞行员自杀的可能性。机长涉案嫌疑度越来越高,警方已介入搜查。
 
    3月18日
    嫌疑排除
    中方对所有乘客进行了详细调查,其中没有发现任何有破坏行为的证据,所以可以排除中国乘客涉恐和破坏活动的嫌疑。
 
    3月19日
    数据被删
    调查人员在检查马航失联的MH370航班的机长扎哈里家中的飞行模拟器时,发现这架机器上最近的多个数据被删除。
 
    3月20日
    疑似残骸
    澳海事局称,卫星显示珀斯港以西2500海里发现两处碎片疑似航班物件和若干小碎片,碎片出现位置与搜索航道高度吻合。
 
    3月21日
    穿马六甲
    澳方搜索残骸未果。马飞机失联前的最后一张军用雷达图显示,飞机凌晨2点22分正飞过马六甲海峡。
 
    3月22日
    中国发现
    中国卫星发现,南印度洋海域观测到疑似漂浮物。疑似漂浮物长约22米,宽约13米,距澳公布疑似物南偏西120公里左右。
 
    3月23日
    协同搜救
    “雪龙”与“中海韶华”轮预计于25日到达疑似海区。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同时协调多艘过往商船进行搜寻,尚未发现可疑情况。
编辑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www.cnaidc.com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