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哈尔滨: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契机发展智慧产业

2014-01-13   来源:新华网   作者:CNAIDC.COM编录   点击:112
摘要:哈尔滨应抓住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促进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以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管理理念、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2012年,全国有26个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列入其政府工作报告,建设“智慧哈尔滨”是哈尔滨城市创新发展优先条件和历史赋予的时代机遇。政协委员建议,哈尔滨应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契机,带动发展智慧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哈尔滨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在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原有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靠耗费资源实现城市发展已不现实。”政协委员杨贵斌提出,在更新现代城市管理理念的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城市管理模式,使数字化城市向集成化、智慧化、网络化发展,哈尔滨应抓住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促进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以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杨贵斌说,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发展,全面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努力培育云计算、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为“智慧哈尔滨”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政协委员万利民与杨贵斌的建议不谋而合。万利民认为,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智慧产业的强力支撑。而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新的建设模式,新的应用需求将不断催生出符合智慧城市内涵,跨领域、融合性的智慧城市新兴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现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壮大。

  “哈尔滨应该把握新一代移动通信发展趋势,重点发展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和应用的3G接入网络设备、LIE接入网络设备,推进无线技术在智能家居、移动安防以及智慧交通等新领域的应用和延伸。”万利民建议,哈尔滨应继续推进物联网、云计算产业化进程,发展地理空间信息产业,力争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综合竞争力指数在全国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信息服务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引领高端装备制造业向信息化、成套化、聚集化的产业格局转变。

  万利民还建议,以动漫精英企业为带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步建成智慧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应用。

编辑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CNAIDC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