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2014年网络摄像机发展趋势预测

2013-12-23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中国自动识别网收录   点击:53


    易用性有所改进


    与传统模拟摄像机不同,IP百万像素摄像机涉及到IT的范畴,因此,网络摄像机与模拟摄像机在使用上有较大的区别,特别对于操作者及使用人员都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国内大部分工程商、集成商及用户来说,他们对传统的CCTV系统非常熟悉,对网络摄像机尚在使用的初期阶段,所以网络摄像机在开发及设计上,要考虑到这些人的特性,在安装的便捷性和使用的易用性上要有充分的体现,例如支持PoE供电、本地视频输出,以及方便本地调试、支持无线功能等。


    积极推动高清安防


    高清这个名词基本是伴随着高清电视开始的,在多年前就开始流行。然而对于监控行业,真正大规模的应用也就是最近一两年的事,这主要是监控技术的快速发展,包括编码技术、网络技术、传输技术、存储技术等,高清监控成为可能,整体技术方案也逐渐成熟,逐渐被用户所接受;当然,用户对监控需求的改变,对高清的推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上海浦东城区高清视频覆盖项目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该项目是截止目前国内最大单一高清视频监控项目,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高清监控项目。此项目有超过一万余个监控点,大规模采用了高清技术,成为中国监控市场上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型高清监控工程,对于推动高清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与标清相比,无论是从分辨率、显示效果还是流畅度来看,高清都比标清更有优势。从分辨率来看,720p的分辨率是CIF分辨率的9倍、1080i/1080p的分辨率是CIF分辨率的20倍,在同样的显示环境下,高清会清晰得多。从显示效果来看,高清既支持大屏显示,又支持16:9宽屏显示,可以大大增强用户的观看体验。从流畅度来看,高清支持更高的帧率,比如720p和1080i/1080p都可以支持60帧/秒或60场/秒,其图像流畅度比标清要高一倍。所以,高清监控是监控行业发展最主流的趋势之一,作为采集前端,网络摄像机的高清趋势也随之而动。


    标准化成不二之选


    随着监控系统从模拟走向数字,从封闭式迈向网络化,基于开放的标准以达到设备、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之需求日益迫切。并且在网络时代,投身于开放标准的建设、为用户提供同时具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安防系统,已经成为安防厂商角逐本土市场、实现全球化的不二选择。作为网络监控的重要产品,网络百万像素摄像机的标准化之路已经成为必然。


    继ONVIF、PSIA相继成立后,HDcctv联盟也成立了,从而形成了当前网络视频监控市场的三大标准。这些组织的成立,都是希望在网络时代推动实现监控标准统一的愿景。例如ONVIF,是希望通过全球性的开放接口标准来推进网络视频在安防市场的应用,这一接口标准将确保不同厂商生产的网络视频产品具有互通性。成立于2008年8月的PSIA实体安防互通联盟,目标是为实体安防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平台创立一种标准化的接口,使基于IP网络的不同安防系统具有兼容性。而HDcctv联盟(HDcctvAlliance)则主要是由芯片厂商与系统供货商共同成立的,主要针对高画质监控系统(HighDefinitionSurveillanceSystems)所开发的新标准,以期待透过新标准,开发更容易建置、成本更低的网络解决方案。


    智能化必然趋势


    因智能化是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才能做到事前预警,真正保安全。而网络摄像机将是一个承载智能技术的理想平台,尤其加入人与物异常等的智能算法软件,将是网络摄像机成为智能网络摄像机的重要发展方向。


    整体来看,简单的智能分析包括移动侦测、遮挡报警等(目前这些功能已在广泛应用)。更复杂的智能分析包括行为识别与分析,比如人脸识别、丢包、警戒等。智能分析在前几年就已经很"热",在各种展会上很多厂家都急迫地推出了相关的产品,包括各种具有智能分析功能的网络摄像机。然而由于实际使用的环境复杂,加之算法本身不是很成熟,适应能力不强,造成误报漏报很多。而另一方面客户的期望很高,但在实际使用中智能产品不佳的表现,往往很难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且很高的维护成本,常常使得这些设备成为一种摆设。


    然而毋庸置疑,智能化是必然的趋势,随着监控数量增多,试想几十、几百路甚至上千路的视频,靠人眼一天24小时盯着,不现实也不可能。如何快速地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对于用户来说,这非常有效的,也是客户迫切希望解决的,这也将成为现在和未来网络摄像机产品的市场角逐点之一。


    因为IP百万像素摄像机能够提供更多关键细节,这可以使基于视频的智能分析获得更高的精度,大大提升了智能应用的水平。其在一些细分市场增长较快,比如交通领域,相关的智能产品开发和应用相对比较成熟,如道路状况分析、车辆统计、车牌识别、逆行、压黄线、违章停车,包括交通状况的监控,以及违法行为的抓拍等,都已有广泛应用。


    延伸阅读:

    用户选择谨慎考察


    低照度考察:数字高清时代初级阶段,很多用户刚刚接触高清,常常把关注点投向清晰度,却容易忽视了低照度的考察。实际上,案发常常是在夜间或暗处进行,没有好的光照灵敏度,其应用范围将极为受限。


    网络性能与延时考察:网络摄像机一旦高清化,码流就会增大,如何实现大码流网络传输的稳定可靠?如何做到延时短实时性好?如果遇到几百几千路的高清网络监控,则更加考验摄像机的核心代码与网络性能。


    稳定性考察:重点考察IP摄像机研发时间、在市场上应用时间。


    色彩还原考察:高清研发厂家要调出摄像机图像也许并非难事,但是要调出色彩还原度好,非常逼真的图像则绝非易事。没有白平衡或者白平衡做的不好,在日光灯或自然光下摄像机也许不暴露问题。


    码流考察:在IP摄像机选择测试过程中,要同等码流下,比较IP摄像机的画质,特别是在低码流的情况下测试晚上的运动效果,很多摄像机会出现马赛克、重影、拖尾现象。而码流过大,对整个工程成本造价提高了很多,硬盘、网络交换机、网线。

编辑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责任编辑:CNAIDC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