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受到物价与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人民币大幅升值、消费需求减弱、劳动力成本攀升及货币政策紧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已频临倒闭边缘:企业订单少、招工难、资金回笼慢、融资难。在国内安防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占绝大多数,毫无疑问也同样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据了解,受市场疲软的影响,国内部分中小安防企业已经接近"四面楚歌"的生存绝境。
转型:具备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
转型难:微利时代背景下安防中小企业现状中国安防行业历经30余年发展,市场已基本进入成熟阶段。随着各项新政策的不断出台,国家逐步加大对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大中型企业的整合力度,同时,传统行业如电子、生物等安防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渐渐卷入安防行业发展的大潮中。在这样双重夹击的背景下,中小型安防企业要想找到自己的生存法则,必须及早实现转型。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广,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成熟,安防企业已经不能再单一地定位于订单接洽、产品研发制造及销售服务环节了,而应注意整合安防企业上、中、下游的产业链资源,因为未来企业的竞争已不是企业规模、产能及产品的竞争,而是取决于企业能否具备产业链资源整合的核心能力。转型早、转型快、转型准的安防企业,相信已经尝到不少甜头,而目前仍然停留在传统手工作坊式、按订单生产等方式的企业必定会面临生存的困难。国内安防行业人力成本及营销成本节节攀升,产品价格却始终处于低端或低空区域;中小企业仍处于规模小、区域分布不均、综合竞争力不足及投融资渠道不够畅通的劣势,这些综合因素进一步加剧了安防中小企业转型难的困境。
市场风波带来毁灭性打击
2011年上半年,由于日本大地震的强烈冲击,一场前所未有电子产品提价风波影响全球。安防行业更是深受其害,由于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由于多数为国外进口,所以随之涨价也是必然。同时,2011年DVR的大范围降价在整个安防行业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不少的震荡,受其直接影响的中小企业更似"惊弓之鸟".市场竞争往往是现实的,也是残酷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每一段市场风波,对身处艰难处境的中小安防企业来说,或许都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外资巨头和国内大企中夹缝生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实力、有规模、资金流畅通的大中型安防企业可通过资源整合、产业升级、产品转型实现新的利润增长,保证企业的领先优势,但占安防行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却因规模小、综合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小等因素的局限,无法顺利或短时间内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面对海内外市场的风云变幻,这些中小企业无论是资源、品牌还是在综合竞争力上均没有任何优势,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又一层打击,也让原本对价格优势抱有一丝幻想的中小企业濒临死亡边缘。人民币的升值将导致国内外安防产品竞争加剧,中小型安防企业只能选择在外资巨头和国内大规模集团化企业的夹缝中生存,由此可见,中国安防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和转型之路已变得越来越狭窄。
如何转"危"为"机"?
度危机:冷静应对,理性分析危机四伏更待柳暗花明,如何转"危"为"机"、谋求发展新出路,成为中小型安防企业面临并亟需解决的一个严肃而重要的课题。即使当前的市场环境恶劣复杂,我们仍能欣喜地看到,在困难中众多中小安防企业依然不断突破局限,努力坚持,改变生存法则。再大的企业也是从小企业开始做起来,无论前面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安防中小企业都应该冷静分析,沉着应对,审时度势,寻求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存活下去,才能有健康长远的发展。中小企业依然占绝大多数,这是中国安防行业的现状也是安防企业的特性,对此我们不应只看到自己的劣势,同时也应看到自己的优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及掌舵人,企业家更应摸清市场发展规律,顺应复杂外部环境,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导向,在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寻求企业发展的新机遇。企业技术研发的新突破,产学研资源的充分整合,产品的转型升级,社会公共环境的市场需求及更为广泛的民用市场需求,都是安防企业可以努力去尝试并开拓的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