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需规划 四维度助力产业大发展

2013-12-05   来源:物联中国   作者:CNAIDC.COM编录   点击:62
摘要:智慧城市建设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循序渐进,实现从“智能”到“智慧”,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从“初步融合”到“深化融合”。要避免在概念上随大流,本质上没有任何变化。

  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央高层也频频表态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信息消费”。预计2014下半年智慧城市建设将提速,各个试点城市的项目或将陆续落地,未来10年与智慧城市相关的投资有望达到2万亿元。

  目前,全国一、二、三线城市都步入“智慧城市”建设热,但部分城市连“数字”化都没有实现,离“智慧”更是相去甚远。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形成特色,根据自身能力开展建设,一线城市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二、三线城市从特色产业、行业等入手,实现小而精,不搞大而全,逐步实现智慧化。

  各地在制定“智慧城市”规划过程中,要参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水平和信息化建设水平等多方面因素,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本地的“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在明确定位后,要制定合理的目标,采取远期规划与近期行动计划相结合的方式,既体现长远规划性,也具有可操作性,“智慧浦东”在该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各地要善于抓住各种机遇,如国家大力推进新兴技术产业、开展大型赛事和展会、推动重点项目的试点示范工程等,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信息化企业入驻等时机,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浦东在抓住机遇方面表现突出,成功地利用世博会推动本地“智慧”步伐。

  智慧城市建设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循序渐进,实现从“智能”到“智慧”,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从“初步融合”到“深化融合”。要避免在概念上随大流,本质上没有任何变化。

  从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及投资预测可以看出,我国即将进入一个密集建设时期。但是针对智慧城市尚无统一行业标准等弊端,还需进一步规划以促进正常有序发展。

编辑  来源:物联中国  责任编辑:CNAIDC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