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研讨会议 » 正文

2013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举行[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日期:2013-11-19   来源:CN自动识别网   浏览次数:29
摘要:据悉,本届论坛是科技盛会高交会的创新活动之一,以"凝聚创新智慧,推动城市进步"为主题,通过主题演讲、平行论坛、高峰对话、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针对智慧城市的趋势、创新应用、智慧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第三平台与智慧城市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度交流与研讨。
关键词: 智慧城市 高峰论坛
    昨日,以"凝聚创新智慧,推动城市进步"为主题的"2013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科学技术部、工信部科学院、工程院等十大部委主办,国际数据公司(IDC)、国家信息中心智慧产业发展中心联合协办,IDG承办。共有40余位中外演讲嘉宾和500多位专业听众汇聚一堂,分享了智慧城市领域的重大机遇和变革。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


    据悉,本届论坛是科技盛会高交会的创新活动之一,以"凝聚创新智慧,推动城市进步"为主题,通过主题演讲、平行论坛、高峰对话、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针对智慧城市的趋势、创新应用、智慧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第三平台与智慧城市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度交流与研讨。旨在融合智慧城市的上下游产业链,关注智慧创新,促进政府、企业的深度对接。参加论坛的演讲嘉宾涵盖政府领导、行业领袖、第三方咨询机构、院校学者,皆与智慧城市建设密切相关,其中包括深圳市副市长张文、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杜平、工信部软件服务司司长陈伟、信息化推进司局级巡视员钟世龙、住建部智慧城市中心总工万碧玉等。


    高交会专家学者为智慧城市发展献计献策


    中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CSST)首席战略官兼高级副总裁曹国辉先生指出,CSST立足于智慧城市发展战略,以"智慧低碳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建设与运营为落地与组织实施手段,提出打造智慧低碳城市综合运营管理平台,真正实现城市的安全、便捷、健康、高效、文化五大职能。CSST旗下智慧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是提供智慧低碳城市整体解决方案及综合运营的集团企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一站式运营商,智慧中国集团专业承揽智慧低碳城市的总包业务,提供智慧低碳城市顶层规划设计、系统集成、综合运营服务,承接部分领域分包和工程施工。CSST与旗下智慧中国等各集团从实际出发,将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聚焦到国家、地方各级已批复的产业园或开发区,按照"三产并进、四化同步"的政策导向,秉承"蓝图必将绘于'白纸'之上"的理念,对5至10平方公里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区域,开展覆盖城市规划、顶层设计、项目融资、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低碳解决方案实施、产业园区发展、综合配套开发、社会化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智慧低碳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打造"宜业、宜居、宜商、宜学、宜游"的和谐新城。


    信息化推进司局级巡视员钟世龙表示,智慧城市涉及城市发展方方面面,可以进一步方便居民生活,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社会管理精细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体系优化。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中国智慧城市快速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


    随着中国智慧城市进入实质推进期,各地方政府都在朝着智慧城市的方向努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今年8月5日对外公布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加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此前公布的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目前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193个。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十二五年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城镇化率要达到51.5%,据估计,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以上。


    城市化率的提升带来的结果是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对城市的资源利用、能源消耗、环境保护以及基础设施的健康运作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华为市场与解决方案部总裁张顺茂表示,未来智慧城市将有四大特点:信息的集中及共享、宽带无处不在,沟通毫无障碍、城市生活的便捷和数据安全。


    住建部智慧城市中心总工万碧玉表示,智慧城市是国家的需求。"中央号召节约智能绿色低碳,要在有条件的时候开展城市试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在于关注人口交通环境污染,关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投融资环境以及生产环境。"


    万碧玉提到,建设一个智慧城市的投资额大概在80亿到120亿人民币之间,主要对当地的信息产业和水利基建行业等有促进作用。


    IDC预测接下来几年致力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资量会迅猛增长,到2017年智慧城市 IT市场规模将达到1301.1亿元。


    在论坛现场,IDG亚洲区副总裁徐洲女士表示,智慧城市是创新2.0时代的城市形态,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实现城市发展创新的客观要求。这些获奖的顶级智慧城市的发展经验和前沿思想,将会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并为相关行业厂商直面用户需求、调整自身定位与发展策略提供有益参考。


    2013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容量达到108亿美元


    从2013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上获悉,2013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容量达到108亿美元,较去年增长18.5%.庞大的市场吸引众多企业加入。从投融资角度来看,一个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80到100亿元。


    智慧地推进中国新型城市化即为智慧城市。住建部智慧城市中心总工万碧玉介绍,目前中国有近两千个市镇提出打造智慧城市,而住建部从中选取了193个城市进行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智慧城市的落脚点在于城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需要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来解决城乡差异的鸿沟。"


    据悉,住建部公布的智慧城市标准有5大支撑体系共57项指标,包含基建、医疗、教育等多个部分,其中更为注重的是基建问题。万碧玉指出,在基建方面需要做好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和水网四大网,才能达到节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基本理念。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局级巡视员钟世龙认为,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豫中部等地为代表,现在很多城市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而众多城市决策者对智慧城市的定位不清晰、与当地结合不够。他认为,智慧城市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长效机制,而集中在新城新区建设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突破点。


    企业作为参与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对智慧城市有自己的思考。中星集团副总裁徐明表示,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人,所以服务于居民是关键。他建议通过行业里优秀企业的带动,建立产业联盟来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并不轻松,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国安防首席战略官曹国辉表示,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内地多集中在基建、写字楼等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但之前频出问题的高铁也凸显了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诸如物流的高效便捷性、怎样进行产学研融合、信息化建设等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此外,曹国辉认为,现阶段提出综合性智慧城市并不适宜,需面对城镇化、内地沿海城镇转移等多个问题,不如从5到10平方公里的"智慧低碳产城融合示范区"开始更可行。对企业而言,要拿出财力搭建研发及人才平台,引入现有产业,继而引入其他产业,完善配套服务,形成产业链、社会产业集群,建成相对可实现的智慧城市体系。

编辑  来源:CN自动识别网  责任编辑:CNAIDC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