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常州一卡通:公交、出租、停车场 出行将实现“一卡通”

2013-11-11   来源:中国一卡通网   作者:CNAIDC.COM编录   点击:106
摘要:今年10月10日开始,溧阳开始在城市公交中推行IC卡业务,城区所有公交线路都可以刷IC卡并享受优惠折扣,同时纳入常州市市民卡管理体系,可以在常州范围内400多家特约商户刷卡消费,并且享受刷卡地的相关优惠
  10月29日,“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第三批城市接入仪式”在天津举行,天津、沈阳、福州、三亚、湛江等18个城市加入一卡通,至此,前后已有三批共35个城市加入一卡通。加入一卡通的城市,可以拿着自己所在城市的IC卡,到其他34个城市刷卡乘公交、坐地铁、以及其他刷卡消费等,并享受当地城市的优惠。

 

公交卡
老公交卡明年将更换为市民卡
       在35个已经加入一卡通的城市中,江苏共有7个,分别是:常熟、昆山、江阴、淮安、无锡、南通、泰州。常州和南京等市暂时还未加入。

       市民卡或龙城通卡在常州市区和溧阳互刷,下一步是金坛

       据常州市民卡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市区已发放市民卡90万张,实现“一卡通”后,这些卡仍然可以继续使用。

       此后发放的新卡,将把“社保”一块从卡里分离出来,卡片名也将由“常州市民社会保障卡”改为“常州市民卡”。到明年上半年,覆盖金坛、溧阳和武进的“市民卡”预计将发放到200万张。

       今年10月10日开始,溧阳开始在城市公交中推行IC卡业务,城区所有公交线路都可以刷IC卡并享受优惠折扣,同时纳入常州市市民卡管理体系,可以在常州范围内400多家特约商户刷卡消费,并且享受刷卡地的相关优惠。

       溧阳城市公交卡和常州市区市民卡、龙城通卡的互刷,可以看作是为实现全市范围内的一卡通推进工作开了个头。市交通局科技信息处处长蒋锁平介绍,常州市民卡、龙城通卡和溧阳城市公交卡实现互联互通,下一步就是金坛了。

       市公交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朱向军介绍,之前由公交部门发放的老公交卡(含学生卡、老年卡等),约有150万张。有点遗憾的是,这150万张老公交卡,目前是暂时不能在溧阳的城市公交上刷的,这150万张老卡将在明年与市民卡公司商议确定更换方案。

 



       目前,我市的老公交卡只能在公交车上刷,市民卡或龙城通卡的刷卡应用范围相对要广得多:乘公交车、医保刷卡看病或在药店买药,但是在交通领域内通刷还做不到。不过,不久的将来,这些都可以慢慢地实现。

       10月份,在市经信委牵头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今后将逐步推进市民卡、龙城通卡在出租车、轨道交通、公共自行车、城际便捷巴士、停车场等交通服务领域的使用,及早实现常州全市范围内的交通出行“一卡通”。并着眼于今后与全省公交“一卡通”的无缝对接,及早设计规定将基于CPU芯片技术的市民卡和龙城通卡置换老公交卡的方案,便于老公交卡用户享受各种服务。

       市公交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朱向军介绍,2010年市民卡与公交卡实现对接的时候,主要涉及到的就是对原有软硬件的升级改造。就技术方面来说,交通出行领域实现互联互通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各职能部门需相互协调,进行技术对接,刷卡机具也需进行适应性改造或调整,这需要一个过程。

       目前已有35个城市一卡通行,不用多久,就可实现一卡走遍全国

已经有35个城市加入的“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平台”,由住建部牵头、组织。不过,有细心的人士发现,在35个城市中,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北京,并未加入。

       就在今年10月21日,隶属于交通部的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注册成立了“中交金卡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将负责部署有关全国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力争于2020年完成全国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的全国互联互通工作。

       市交通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虽然都是“一卡通”,但因为分别属于住建部和交通部,意味着技术和标准的不同。对于要加入的城市来说,可能又要面临着一次软硬件的升级改造和卡的更换。在一段时间内,这两个不同的“一卡通”体系,可能会并行存在。现在,公交管理职能已经划归到交通部,并且正在加快制定技术标准体系,作为基层交通部门肯定要执行交通部的统一标准。
编辑  来源:中国一卡通网  责任编辑:CNAIDC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