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淘宝封杀二维码切断微信 卖家辛苦发展的微信粉丝付诸东流
大打出手 阿里腾讯你来我往
就在第一次阻击后,淘宝网联手新浪微博发布“微博淘宝版”,当用户账户绑定之后,微博用户将可以直接登录淘宝平台完成购买、支付等环节。
而微信也做出了反应,其紧跟着发布的5.0版本也打通了支付环节,用户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商品信息并直接支付购买。
8月5日,新浪微博又宣布与阿里巴巴账号互通,用户使用新浪微博账号将可在淘宝购物,同时使用淘宝账号也可发新浪微博。在此前短短不到24小时之内,阿里就停止了与微信相关的应用在服务市场的订购。卖家们面临在微信和淘宝中“二选一”的局面。
而腾讯同样也不手软,近来大张旗鼓地“清理”营销类账号,其中多是链接淘宝广告的公共账号。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微信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最大的流量集中平台之一。对电商平台而言,流量就意味着销售渠道,微信的壮大自然会让做电子商务起家的阿里紧张。同样,对于消费者而言,微信支付的便利性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商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业内认为,也正是微信对支付的野心,触犯了阿里的“蛋糕”,使得阿里做出了连续阻击。
淘宝“封杀”微信是不愿意流量被分流
“这一系列动作,其实都是阿里和腾讯在移动支付领域的竞争和博弈。”互联网观察员、电商专家王利阳认为。
电商评论员易飞认为,“淘宝封杀微信,是淘宝的不安,但操之过急。”赢动教育CEO崔立标也认为,淘宝之所以阻击微信,是不愿意流量被分流。淘宝担心用户养成用微信购物的习惯,若微信可以完成引流、洽谈、支付所有的电商环节,那淘宝做什么呢?
移动电商市场是二者争夺最终目标
但业内人士认为,两者之间竞争的实质和最终目标,是对移动电商领域的争夺。“微博淘宝版只是新浪与阿里联姻后的第一步探索,重头戏不在PC端而在移动端,所以阿里有必要提前封掉微信,先培养起PC端微博淘宝购物的习惯,为在移动端的微博淘宝版做好铺垫。”王利阳认为,淘宝此举意在加速移动电商发展,对淘宝的流量架构做出全新调整,此举若获得成功,将对整个阿里产生重大影响。业内认为,B2C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移动电商将会是电商企业们下一个流量入口和“战场”。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65亿元,同比增135%,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该报告预计,到2013年这一数字有望达1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