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指纹识别需在IC卡上有选择的发展

2013-06-19   来源:通信产业网   作者:自动识别网CNAIDC   点击:54
摘要:  IC卡作为用户可随身携带的安全设备和身份证明,已经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2012年全球IC卡出货量超过70亿张,应用领域分为移动
  IC卡作为用户可随身携带的安全设备和身份证明,已经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2012年全球IC卡出货量超过70亿张,应用领域分为移动终端、金融银行、交通票务、政府身份证护照、医疗社保、企业内部门禁消费、零售店会员等。随着IC卡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IC卡安全性更加重视,指纹识别技术由于其高安全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于IC卡高安全应用方面的需求,是否可以说指纹识别技术是IC卡发展的方向呢?

指纹识别技术不是新技术,它的应用也从十多年前在国内外开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指纹识别最广泛的是驾校学员打卡、一些国家入境登记,这类应用的需求是必须充分确认用户本人的现场身份,并且将指纹识别的数据保存在服务器或IC卡中,以备后续核对使用,同时这类应用将指纹识别带来的识别过程时间长、一次识别率低的弊端作为非关键因素。

需要澄清,IC卡与指纹识别的关联应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指纹数据存储在IC卡中,一类是将指纹信息与用户IC卡认证数据关联。前者是以上典型的驾校学员打卡、国家入境登记的应用,这类应用推广较早,适用场景如上分析,有一定特殊性。后者举例近期在互联网媒体宣传的指纹支付应用,是将消费者的指纹与用户指定银行IC卡账户进行绑定,消费者在合作商户结账时,只需按压自己的指纹并输入身份识别码即可完成消费,代替消费者包中的银行卡或预付费消费卡(如雅高IC卡)。这类应用尚在起步阶段,涉及的产业链包括指纹POS机、指纹识别系统、IC卡电子交易系统相关提供方,应用形式新颖,节省用户携带IC卡的麻烦,并让用户更安全的消费。但这类应用也有着指纹识别带来的特殊性,第一,指纹识别相关系统和POS设备需单独开发和改造布放,都需要较高的成本;第二,国家监管政策尚不明朗,这种新型支付方式是否可被传统的金融机构认可存在疑问;第三,指纹识别处理时间长,对于消费者和商家是否接受以及需求程度也是打个问号。

安全和便捷往往是矛盾的,从以上分析可了解到,高安全的指纹识别目前还不能适用要求快速便捷的一些IC卡应用领域,也由于指纹识别设备的高成本限制了其特殊的应用场景。若将来指纹识别技术经过优化,可低成本、快速便捷的使用,那么其应用场景将会更加广泛。
编辑  来源:通信产业网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