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新型诈骗 二维码不要随便扫,随意扫描二维码话费被扣光

2013-06-16   作者:CN自动识别网www.cnaidc.com   点击:524
摘要:在微博上看到一个4折出售电影票的二维码,你抵挡得住这个诱惑吗?陈先生扫描了这样一个二维码,却收到手机欠费通知,一夜之间,
关键词: 二维码
 在微博上看到一个4折出售电影票的二维码,你抵挡得住这个诱惑吗?陈先生扫描了这样一个二维码,却收到手机欠费通知,一夜之间,他的手机竟消费了167元。由于扫描了那个二维码,他的手机不知不觉中绑定了扣费软件。合肥警方昨日发布预警,二维码很可能是病毒的新马甲,市民不要见到二维码就扫。

手机扫二维码 百元话费被扣

日前,李女士(化名)在网上看到一条某知名快餐店的优惠信息,“扫码下载优惠券,即可享受5折优惠”。李女士便用手机扫描了这样的一个二维码,可优惠券没出现,100多元话费却被扣光了。原来,她在扫描二维码时,下载了手机吸费病毒。

无独有偶,陈先生在微博上看到一个4折出售电影票的二维码。陈先生扫描了这样一个二维码,却收到手机欠费通知。一夜之间,他的手机竟消费了167元。原来,他扫描的二维码有陷阱,他的手机不知不觉中被绑定了扣费软件。

借二维码之名行“高科技”诈骗

合肥市公安局的一名陈警官表示,由于当前无论市民百姓还是民警,对二维码的认知普遍较少,因此近期省城受理有关二维码的警情也相对较少,但可以推断,仍然“存在一部分不被了解的隐性警情”。

据警方介绍,二维码可能成为手机病毒或木马的马甲。只要有二维码生成软件,嫌疑人便可将病毒、木马程序或手机吸费软件等网址链接生成二维码形式的图形同时,二维码可以随意发布。以二维码的病毒,通常被伪装于打折、促销广告,或热门游戏、系统升级软件中,还有的被伪装在色情图片、视频中,诱导用户扫描。在联网状态下,用户扫描后手机就会中毒,手机里存储的通讯录、银行卡号等隐私信息可能会泄露。该类木马也可能在后台运行,使用户手机恶意发送收费短信,消耗上网流量,造成话费流失。

确认网站来源 不要见码就扫

陈警官介绍,自2011年6月起,铁路各列车开始施行实名制购票,但作为车站检票主要途径的二维码信息却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嫌疑人只需通过“扫码软件”便可对二维码进行解码,从而获取个人身份信息和订票手机、电话等信息。

陈警官提醒各位网友:一定要到官方应用商店、论坛下载二维码扫描软件;不要见码就刷,扫码前一定要确认该二维码是否出自知名正规的网站,一些发布在来路不明的网站上的二维码最好不要扫描,更不要点开链接或下载安装;最好在手机中安装防病毒安全软件等相应的防护程序,一旦出现有害信息,可以及时提醒和杀毒。
编辑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