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超市人士提醒,不少顾客因条形码拍摄不够清晰无法开柜,最后只好请超市帮忙开锁。这一漏洞,当心被小偷利用,提前冒名要求超市给开锁取走物品。
记者验证
手机翻拍条码能开锁
“在超市自动储物柜存物时,当心有人在背后偷拍条码纸哦……”
“平常购物时,总爱弄丢存包凭条。我就用手机拍下条形码开储物柜,哪知存物时被一名小偷盯上!他也用手机弄了一张条码纸的照片,称太模糊打不开,提前让超市人员帮忙开锁,差点取走我的物品……”
连日来,类似微博在网友中疯传。
记者走访多家超市,用高像素手机验证后发现,平面扫描的条形码储物柜确实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
在武商量贩广埠屯店储物柜前,记者按下存包按钮,条码纸即刻打印出来,12柜23箱储物柜柜门打开。记者随即关好柜门。随后用手机对准条形码拍摄,再将所拍摄照片中的条形码,调整至与条形码凭条上的条形码大小相当,近距离对准扫描口,“嘭”一声,储物柜当即弹开。
不过,并非总能成功。记者多次试验发现,拍照不清晰,凭条拍摄不平整或存包柜灵敏度不够的情况下,手机照片无法开柜。
市民看法
半数人称有安全隐患
记者在街道口、南湖社区、水果湖、青年路等数家超市,随机采访了40余位市民,半数人觉得虽然凭条被偷拍的几率很小,但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凭条丢了或者被偷了就有安全隐患,被偷拍的几率不大。”汪先生称。
多名市民称,平常购物时,总爱弄掉存包凭条,都爱用手机拍下条形码,再打开储物柜,是个挺方便的法子。相当于拍一张备份,省得老担心凭条不见了。
记者发现,并非所有卖场储物柜,都可用拍摄照片来打开。8家大型超市中,2家储物柜是嵌入式扫描条形码,1家是投币存包,5家为平面式扫描条形码。几家超市值班人员均反映,不少顾客都用手机拍照开柜子,因不清晰无法打开的事常有,但目前尚未发生相关盗物案例。
律师说法
要是被盗个人负主责
若真有人利用照片打开超市存储柜,而造成顾客财产损失,其中的责任应该如何界定?
北京盈科(武汉)律师事务所张华律师认为,消费者是保管条形码的主要责任人。在此现象中,看似超市对此一“漏洞”有责任,但条形码一旦生成,消费者就负有主要的保管义务,因遗失或其他原因造成“被拍照”,消费者就缺失了自己的保管义务,需要对由此造成的损失负主责。
张华提醒,如果超市可以对存储柜的防盗技术进行改进,却没有投入成本进行升级,也应负一定责任。
中百、武商量贩等多家超市工作人员则表示,几乎每天都有顾客因丢失了储存凭条,或拍摄后因不够清晰无法开柜,而找超市工作人员帮忙打开储物柜。要是被小偷盯上,提前向工作人员要求开柜子,确实会有隐患。超市人士提醒称,市民还是应妥善保管好储存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