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83个AP布点290个无线畅游热点区域;中山广场、中山区市民服务中心、桂林街道办事处、望海社区服务中心,老虎滩渔人码头特色街、青云58街、夜大连经典生活特色街、良运四季汇商业特色街、天津街商业街等十大公共区域,24小时免费无线上网;到2015年底,全区无线网络重点区域覆盖率100%;新建小区光纤入户率100%。
中山广场,我市第一个实现无线覆盖的广场;桃源街道,我市第一个社会公共管理“云”服务平台;掌上监察,我市第一个智慧监察服务平台;桂林街道望海社区,我市第一个投入运行的智慧社区;大智慧火锅店,我市第一个全程无人服务的科技型餐厅……近一年来,在中山区,人们正从各个不同领域全方位亲近智慧城市的概念,从诸多“城市第一智慧”的各个细节中体验出民生幸福品质与城市智慧化相关。这诸多的“第一”不仅是“无线中山”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先行一步的缩影,更是中山区委区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以人为本,沿着“惠民、惠企、提效能”的建设路径,以民生改善为突破,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不断夯实“无线中山”基础建设,推动“城区功能国际化示范区”和“高端现代服务集聚区”的城市核心区功能不断跃上新的能级。
从去年2月份中山区正式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以来,以网络泛在为主打的“无线中山”硬件基础建设,已经以290个热点区域实现无线网络覆盖的区域网络新格局,快速提升着中山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水平,无线泛在的网络,使被称为“云服务”的网络信息资源随手可得。
“国际标准建”是中山区委区政府实施“城市功能国际化示范区”发展战略的实践要求。得益于这个区多年来高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优势,辖区信息网络基础建设起步较早,绝大多数热点区域都实现了宽带、光纤入户。随着电子终端产品的不断研发问世得到公众的广泛利用,无线泛在的信息网络建设就成为新时期信息技术应用的“刚性需求”。中山区经信局局长李赫楠告诉记者,区委区政府以前瞻性的发展眼光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定位在无线网络覆盖上,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两个积极性,不断完善广泛参与的多元投资体系,以政府、企业和市场三方资源共同推进的模式,使“无线中山”基础设施建设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近一年的时间,无线网络覆盖以几乎每天1个热点的增速朝着重点区域无线全覆盖的目标迈进,到今年年底,将再完成44个重点区域的网络覆盖,涵盖中山区商务、商贸、旅游、宜居等各个功能区。
花香蝶自来。在不久前中山区举办的高科技产业论坛会上,业内专家对市区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解读让100多家科技企业异常兴奋,软件开发应用大作为的历史机遇来到了!大连盈达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旅游服务软件产品,在中山区景区景点和60多家商铺正式上线。只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景点、餐饮、住宿等信息都可以呈现在手机上。大连快付通公司落户中山区不到一年,开发出了公交明珠卡增值服务软件,并迅速在多个行业得到推广应用。
今年以来,这个区已有20家软件企业参与公共服务、商务推介等相关应用软件开发。按照区政府的推进计划,以加快推进城市功能国际化示范区和高端现代服务业核心集聚区建设为目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管理、居民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到2015年前,这个区将分三批推出100个重点科技企业,形成“智慧中山”的建设联盟,扶持100个重点创新项目实现智慧应用。
编后
任何一项工作的基础实施阶段都犹如生命的孕育,平实无华,就像我们往往看不到种子在泥土里生根、吸收养分,但一旦它们吐芽、结果,常会带给我们欣喜和感动。我们曾在大厦楼顶或街巷一角寻找“无线中山”的痕迹,当有关人员把一个银灰色茶杯大小的设施指给我们看,说“这就是无线网络的核心硬件”时,我们甚至有些惊讶。其实,“无线中山”更像无声的春雨,把智慧城市的种子滋养成参天大树,让后人乘凉。
以上内容来自:大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