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2013年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有望达2350.1亿元

2013-05-30   来源:物联中国   点击:10
摘要:2009年的时候,移动支付市场开始升温,移动支付作为概念被提出,中国移动是最早切入的玩家,当然市场最终的演变使它并没有按照计

2009年的时候,移动支付市场开始升温,移动支付作为概念被提出,中国移动是最早切入的玩家,当然市场最终的演变使它并没有按照计划完成自己的目标。2010与移动支付相关的各种技术逐渐成熟,产业形态开始具备;据艾瑞咨询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481.4亿元,2012年达1,209.6亿元,预期2013年有望达到2,350.1亿元,增长迅速,未来十年是移动支付行业的黄金十年。

只是移动支付并非如一款APP一样,单一开发者或是几位合作者就可以决定和控制。移动支付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而起牵涉其中的利益方众多。从产业链主要参与方的角度来看,金融机构、运营商、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技术与方案提供商和设备制造商的互动与博弈将推动着这一市场向何处去。

不同国家和地区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水平及普及程度仍然存在差异性,各自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技术实现方式和商业模式。从全球移动支付发展程度来看,日韩的移动支付发展最为成熟;而西欧、美国等国近场支付发展相对缓慢。

日本是移动支付普及率较高的国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已具有较成熟的商业模式。2010年12月,日本市场有大约9,800万用户使用移动支付业务,其主流的移动支付技术是日本索尼公司研发的非接触式感应技术— FeliCa。移动运营商NTTDoCoMo占据了日本移动支付业务市场的主导地位。

韩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移动支付业务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韩国的三大移动运营商(SKT、KTF、LGT)牢牢控制着移动支付产业链,占据产业链的主导地位。。

美国的移动支付处于初级阶段。整个移动支付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利益相关方对于移动支付的发展和实施存在分歧,限制了移动支付在美国的快速发展。具体来看,美国的远程支付发展迅速,但近场支付相对缓慢,尤其是在NFC的推广上遇到了一定困难。而通过外接读卡器将智能手机转换成POS终端的Square模式,则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11年9月与花旗、万事达等合作正式推出手机钱包(GoogleWallet)NFC移动支付业务。但由于美国的信用卡消费十分广泛,NFC等近场支付手段短期内对于用户的便利性还无法得到体现。不过,通过外接读卡器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实现POS功能模式的科技公司Square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年支付交易金额达到了50亿美元。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不受收银机的束缚,也不用再支付固定专用POS机所需的设备和连接费用。

在目前的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上,主要有三大参与方:以银联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运营商和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由此在商业模式上也就出现了以银联、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各自主导的局面。银联、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各具长处,银联拥有完善、成熟的资金清算系统,后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都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与销售渠道。整个市场多方合作和竞争纠结在一起。

目前由金融机构参与的近场支付可以归为NFC和类Square两种模式,银联和运营商是这其中的主要参与和主导方。目前国内三家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均成立了以支付为主营业务的全资子公司:中移电子商务公司、联通支付有限公司和天翼支付有限公司,并均于2011年底,获得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牌照。

市场另一重头玩家,或者说真正触动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始作甬者,拥有淘宝强大客户基础和数据支持的支付宝。自2004年支付宝成为国内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以来,第三方支付行业快速增长,企业数量超过300家,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分三批共颁发了101张非金融支付许可牌照,这也标志着第三方支付行业开始标准化和规范化。

但目前的现状是第三方支付公司主要专注于远程支付领域,在近场支付则尝试较少。由于第三方支付兴起是基于互联网时代的PC端的Web支付,然后把Web支付的方式移植到手机端,通过WAP、手机客户端等方式实现远程支付。

编辑  来源:物联中国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