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资讯 » 正文

湖北省出台意见助推电子信息等六大产业发展

2013-05-24   来源:长江商报   点击:5
摘要: 到2017年,我省装备制造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500亿元,食品产业达到11000亿元。昨日(22日),记者获悉,湖北省政府出台意
            到2017年,我省装备制造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500亿元,食品产业达到11000亿元。昨日(22日),记者获悉,湖北省政府出台意见,加快推进装备制造、食品、电子信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医药、资源循环利用等六大重点产业发展,以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意见提出了未来5年我省装备制造业等6个重点产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推进措施。提出到2017年,全省装备制造业要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500亿元,食品产业实现110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实现6500亿元,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医药、资源循环利用三大产业均要破千亿,分别为1500亿元、1600亿元和1500亿元。

  省政府将成立6个重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并加大资金投入,在审批、信贷、用地等方面完善支持政策,对符合六大产业发展规划及规划环评的项目,在审批上将一律开设快捷通道。

  目前,这6个重点产业行动方案已经出台。

  装备制造业:

  打造7000亿级汽车制造产业

  未来5年,以汽车行业为重点,全省将打造7000亿元级汽车制造产业,其中将把东风汽车公司打造成主营收入超6000亿元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加快东风公司省内三大基地和上海通用武汉基地建设步伐。建设武汉乘用车制造基地、十堰商用车制造基地、襄阳轻型商用车及中高档轿车制造基地、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基地等四大整车制造基地。培育武汉及周边城市汽车零部件“环状”聚集区、“十襄随”汽车零部件“带状”聚集区、“荆荆宜”汽车零部件“三角状”聚集区。2017年,全行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00亿。

  电子信息产业:

  武汉将打造“中国软件名城”

  打造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湖北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和武汉“中国软件名城”三个千亿级产业基地。

  其中,武汉将以光谷软件园、武汉软件新城、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内容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洪山国家新型工业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等为支撑,大力发展工业软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信息安全、多语信息处理、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将武汉打造成为全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核心区。到2017年,中国武汉软件名城软件业务收入要突破1800亿元。

  医药产业:

  推进疫苗研发和产业化

  重点研制对预防、诊断和治疗恶性肿瘤、神经类疾病等重大疾病具有显著效果的药品和新型疫苗,开发疫苗的新型载体、佐剂、稳定剂和保护剂等。应用病毒制备与纯化工艺,大规模培养疫苗生产用毒株,推进疫苗研发和产业化。

  将依托武汉生物制品所、武汉海特生物和人福瑞德生物等企业,重点推进“抗体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禽流感疫苗产业化”、“基因组产业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推动“比尔·盖茨基金疫苗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到2017年全省各类疫苗产品占国家计划免疫用量的30%。

  食品产业:

  酿酒产业将成新的千亿子产业

  酿酒产业将成新的千亿子产业。文件指出,将在宜昌、荆州和襄阳三市做大做强稻花香、枝江、白云边、石花、古隆中、黄山头等优势企业,以该三市为中心,打造成鄂西北白酒“金三角”。

  做大做强劲牌公司,巩固中国保健酒第一品牌。在武汉、荆门、仙桃、黄石和襄阳以百威、华润、金龙泉、青啤、燕京等品牌为依托,开发中高档啤酒。

  到2017年,酿酒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0亿。枝江、劲牌、白云边等主营收入过100亿,稻花香集团销售达到500亿,其中食品收入达到250亿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建设武汉、荆州产业集群

  行动方案指出,要推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下游配套企业与总体建造、关键通用和专用设备建造企业开展合作,促进产业链下游配套企业发展,实现总包商、分包商带动产业链上企业集群发展,到2017年,形成武汉、荆州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努力推进黄冈、宜昌、鄂州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的建设。

  到2015年,培育1家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2家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到2017年,培育1家年销售收入超300亿元、2家年销售收入超150亿元企业。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吃干榨尽”电子垃圾

  方案指出,要构建废旧家电及电子电器废弃物-预处理-初级加工-深加工提炼铜、钴镍等稀贵金属,废旧家电-拆解-塑料-塑木型材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建立废弃物高附加值循环利用的盈利模式,实现废旧家电和电子废弃物的“吃干榨尽”。

  到2017年底,建成并发展壮大3-5家国家级或省级废旧家电及电子电器产品循环利用示范基地或企业,促进废旧家电及电子电器产品循环利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编辑  来源:长江商报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