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国内在ITS领域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起步。特别是在道路交通信息服务方面还处于跟踪调研阶段,没有深人研究与实际应用,需要加大研究开发力度,以期快速赶上发达国家,满足我国智能道路应用的需求。
我国智能交通建设刚刚起步,从标准规范到基础系统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就ETC不停车收费应用来说,目前还处于推广阶段,像上海、北京等发达省市,ETC车流量也不到整个高速公路车流量的20%,其ETC基础设施的建设、用户的发展和ETC使用率还不能满足综合信息平台应用的要求。当ETC发展到一定规模,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的整合拓展才真正具有价值。因此,在目前这一阶段,我们应一步一步把基础工作做实。尤其是标准规范的制定,要适应我们智能交通建设的自身需求,更应考虑到先进性、可持续发展性和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ETC技术高速公路综合信息平台应用初显规模
ETC技术在国外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美国、欧洲、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电子收费系统已经局部联网并形成规模效益。目前,我国各省市高速公路正在大力发展ETC系统,ETC用户数量稳步增长,ETC交易占全路网交易总量的比例逐步提高,北京、上海等省市的ETC交易率已经超过10%,其规模效益初显成效。
由于ETC系统中车辆信息和用户信息在发行时已写人车载设备,ETC系统中获取的数据信息要比通过牌照识别、地感线圈等手段采集的数据更为全面和准确。ETC技术所提供的高效、准确、及时、丰富的数据信息可以辅助交通部门对车辆进行管理,改进运营商的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等目的。此外,ETC系统的核心技术一5.8GHz微波专用短程通信(DedicatedShortrangecommunication,DSRC)先进的通信功能,为ITS领域中实现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车辆与车辆之间提供单向或双向交互式通信服务,从而使车辆能够享用交通信息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同时也为交通信息中心提供行驶车辆的有关数据等功能提供了技术手段。
为此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ETC系统,拓展其在智能交通信息服务领域,建立高速公路综合信息平台是目前发展高速公路智能信息管理的快捷、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