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的促进移动支付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由中国通信学会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于4月1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应用驱动,竞合发展”为主题,分为高峰论坛、移动支付创新应用、智能卡、移动金融与电商、支付安全五大主题活动。会议有来自移动支付产业界400多位嘉宾出席,深入探讨交流2013年产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
作为国内最权威的移动支付产业交流展示平台,论坛秉承高起点、高规格的优势,邀请到四十多位行业领导、企业高管、专家、知名人士作精彩发言。在会上,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局巡张新生、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聂林海副司长针对移动支付行业整体发展给出宏观指导意见,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亢林、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杨青松针对移动支付在支付清算、商业零售业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作致辞。
对于未来移动支付方式,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局巡张新生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未来有十种支付方式:第一种二维码支付,第二种NFC手机钱包支付,第三种摇一摇转账支付,第四种短信转账支付,第五种照片确认支付,第六种语音支付,第七种图象识别支付,第八种超声波识别支付,第九种随身卡刷卡支付,第十种条码支付。在会上张新生分享了支付宝的移动支付统计的数据情况。2012年全民年度对账单显示,2012年80后人均上网支出金额1.4万,70后人均上网支出金额1.9万元,60后人均上网支出1.5万元。这说明网上支付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关于移动支付标准的进展,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透露“目前,国内外各层面技术标准已经日渐明朗。国家标准已经完成了公开征求意见,形成标准送审稿,正在发布过程中。”据了解,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承担着移动支付国家标准的编制任务。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近场支付的相关内容,明确了近场通信采用13.56MHz,智能卡产品形态将兼容多种方案,如SIM卡方案、SD卡方案、全手机方案,双界面电信卡等。国家标准的颁行,意味着金融和通讯的融合即将进入到新阶段。
会上,移动支付产业各领域的顶级高层和专家解读2013年移动支付产业监管、政策标准、技术产品、创新模式、业务合作、发展机遇等方面的最新资讯,直面产业当前面临瓶颈,深入分析解决之道,助力全面了解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趋势,结合行业应用需求,务实推进移动支付业务的产业化应用发展。
随着国内外各层面移动支付标准的推进,受理环境的优化改善,移动互联网创新应用的不断涌现,以及各种资源的整合共享,产业的环境日趋成熟,移动支付产业将进入高速成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