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IPv6时代到来给安防行业发展带来强大助力

2011-06-10   点击:186
关键词: IPv6,安防

IPv6技术对整个安防行业产生的影响

    任何一个新技术的产生都需要有产业的支持,也必然对产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IPv6技术也不例外,IPv6将推动安防IT化。产业融合使得技术发展加快,技术的进步反过来又会促进产业融合。安防产业和IT产业过去是“两个井水不犯河水”的领域,而在数字化大潮和IP化趋势的牵引下,安防和IT的融合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进行着。在这个过程中,IT产业通过几十年发展所成熟的架构、技术模式和业务模式将不断的引入安防行业。用互联网的技术去构筑物联网,反映到安防领域,其实就是
 

    用IT行业的技术和架构来构筑新的安防系统。近年来兴起的一些大型安防系统,如平安城市工程、企业广域生产监控等均明确地显示了这个特点,这就是安防IT化的体现。IP技术、联网理念、NGN架构、数据中心等,这些在IT领域通过几十年摸索出来的成熟套路作用于安防领域,将带来巨大的变化。
 

    IPv6安防应用实例分析
 

    IPv6相比IPv4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各国政府正在积极谋划IPv6,争取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取得先机。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计划2012年完成50%电信骨干网、30个以上的城域网和100%教育科研网的IPv6改造,并发展1000万IPv6用户。中国电信响应政府号召,2009年制定中国电信IPv6商用战略:2009-2011年试商用;2012-2015年规模商用;2015年以后全面商用。中国电信将在2010年选择4-6个城域网完成IPv6商用试点。中国移动也在积极谋划IPv6演进,并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Pv6过渡技术PNAT,于2010年下半年已经开展IPv6商用试点。
 

    2007由国家发改委发起的IPv6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项目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北京城域网建设工程宣告完成。由此,北京已经跨入“下一代互联网”时代,在奥运会中,基于IPv6的视频监控等新应用全面服务于数字奥运,IPv6视频监控、可视电话等最新应用成果,提升了北京奥运会的“技术含量”。
 

    通过对IPv6的全面部署和建设,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可视电话、高速上网、即时通信、视频会议、奥运游戏等业务成为新业务亮点,运营商借助下一代网络,还为奥运会组织机构专门提供基于流媒体的赛事监控、安保人员集群调度、比赛场馆无线视频监控等项服务,还提供路线导航、位置查询、交通路况等智能交通相关业务。上海世博会园区网光纤覆盖世博酒店以及新闻中心,并为交互式世博信息亭、实时监控等提供IPv6信息承载服务。
 

上海世博会园区网网络拓扑


 

上海世博会园区网网络拓扑
 

    双栈BARS设备部署PPPoEv6和IPoEv6功能实现纯IPv6用户接入,为实现酒店用户宽带上网,采用PPPoEv6+NDRA接入模式,使IPv6即插即用自动部署优势与PPPoEv6可管理优势相结合,方便用户接入。而针对新闻中心同一用户多个终端的特点,采用PPPoEv6/IPoEv6+DHCPv6-PD接入模式,为用户分配相应长度IPv6前缀,再结合IPv6即插即用优势,自动完成用户终端IPv6地址的配置。部分用户终端采用双栈模式,为实现此类用户接入,双栈BRAS部署“SinglePPPforbothIPv4/IPv6”功能,即用户一次PPPoE拨号即可获得IPv4/IPv6两个地址,实现双栈用户的接入。由于世博官方网站基于IPv4平台建设,而且目前绝大多数Internet未实现IPv6化,世博园区网核心部署ZXR10T600,实施NAT64/DNS64方案,实现IPv4/IPv6互访,并且提供FTP-ALG、RTSP-ALG、SIP-ALG、ICMP-ALG、RTP/RTCP端口连续、页面强推等多种功能,保证IPv6用户无障碍访问IPv4资源。
 

    上海世博会园区网采用双栈BRAS+NAT64方案,实现了双栈用户接入、IPv6/IPv4互访,保证了世博会的顺利运行。由此可以看出,IPv6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中展现了它作为新技术的强大魅力,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会加速IPv6的应用发展。
 

    小结
 

    IPv6的出现是个机遇,安防企业如何能够有效地利用IPv6的优势来优化产品,完善产品功能、丰富产品应用是抓住这个机遇的关键。为了抓住IPv6技术出现的这个机遇,努力使自己的软硬件产品能够支持IPv6,不断的储配专业人才,一直是企业发展的重心。这样才能使IPv6时代真正来临的时候与时俱进。

编辑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中国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