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分析RFID技术可以应用的领域和系统组成结构

2011-06-10   来源:中关村在线   点击:244

 前段时间毒奶粉、瘦弱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关于食品安全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而RFID食品溯源就是保障食品安全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利用RFID作为信息载体,并依托网络通讯、系统集成及数据库应用等技术,建立的一套由政府监管、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化平台。构建全程追溯体系,实现从生产、加工、存储、运输,一直到终端消费整个产业链每个环节的记录。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追溯系统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追溯系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RFID电子标签的应用并不是为防伪单独设计的,但是电子标签中的唯一编码、电子标签仿造的难度以及电子标签的自动探测的特点,都使电子标签具备了产品防伪和防盗的作用,在产品上使用电子标签还可以起到品牌保护的功能,防止生产和流通中盗窃的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品牌商品防伪、门禁、门票等身份识别领域。

衣服上的电子标签

衣服上的电子标签

    RFID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包括对药品监控预防,对患者持续护理、不间断监测、医疗记录的安全共享、医学设备的追踪、进行正确有效的医学配药、以及不断的改善数据显示和通信,还包括对患者的识别与定位功能,用来防止医生做手术选错了病人和防止护士抱错了刚出生的婴儿等事情的发生。

    RFID的系统组成

    射频识别系统通常由电子标签和阅读器组成。电子标签内存有一定格式的标识物体信息的电子数据,是未来几年代替条形码走进物联网时代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轻易嵌入或附着,并对所附着的物体进行追踪定位;读取距离更远,存取数据时间更短;标签的数据存取有密码保护,安全性更高。RFID目前有很多频段,集中在13.56MHz频段和900MHz频段的无源射频识别标签应用最为常见。短距离应用方面通常采用13.56MHzHF频段;而900MHz频段多用于远距离识别,如车辆管理、产品防伪等领域。阅读器与电子标签可按通信协议互传信息,即阅读器向电子标签发送命令,电子标签根据命令将内存的标识性数据回传给阅读器。

    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但其技术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芯片成本,其他的如FRID反碰撞防冲突、RFID天线研究、工作频率的选择及安全隐私等问题,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

编辑  来源:中关村在线  
 
 
[ 投稿邮箱:26454645@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声明:自动识别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凡本网注明"来源:自动识别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自动识别网网站,转载请必须注明自动识别网,并附上网址 http://www.cnaid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明转播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