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轮融资尽管金额很大,却没有任何对赌条件和对管理层的约束,应该算是一个小小的胜利,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和支持。
曾经融资时放弃过一些条件更好或者估值更高的投资者,原因之一就是我们觉得到最后还是要看投资者是谁,这也很关键。因为投资人玩条款比你精得多,对于我们创业者来讲融资可能一辈子也就只有三五次,甚至只有一次。与其这样你倒不妨把握一个关键条款,看投资者背后的资金以及投资过的项目。我觉得这个经验更值得大家借鉴一下。
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自尊心比较强的人。既然已经有了足够的资金,就不应该用钱作为我的借口,现在来讲钱已经足够了,你再把事情做不好,投资人怎么看?业界怎么看?
所以说我们当时真的是算拍胸脯和孙正义讲:“我们赌上去的是自己的荣誉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其实坦白讲,我们能有什么身价?但是真的是觉得这件事情一定要把它做好,这就是我下的一个赌注。虽然没有写到投资条款里面,但是从内心有这样一种自我约束。这种责任心在里面。
我们既然能说服孙正义,也能说服其他投资者和我们一起来做更大的冒险,做一个更大的布局。第一个四年,我们解决技术成熟、团队组建、商业模式的问题;第二个四年,真正找到定位,为寻求更长期持续的发展打基础,这个事情也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我一直觉得创业除了要感谢投资者,更要感谢我们的团队,我觉得这对创业来说最重要。
有一段时间我会感觉到迷茫。这时就会反思,创业是为了什么?如果我只是为了所谓的财务目标,可以有很多次机会套现。一路走来,从2007年到2010年,接触过至少不下三次大型收购,包括CCTV、国外媒体都曾想收购我们。从最开始的几千万美金到一个亿美金的收购意向都有。
有很多次也在考虑是不是要把企业卖掉,你要知道拒绝的那一刻最纠结。最初拿投资的时候我连飞机都没坐过,工资还没拿过,去给别人打工也就挣个几万块钱,这种情况下一张100万的支票摆在你面前,你说我什么感觉?当企业刚做了几年,别人给你开了一张一亿美元的支票,这又是什么感觉?人都是很现实的。你能不心动吗?任何人都不是神仙,不可能没有一点感觉,一定会心动,甚至越想越心动、越难以自拔、越浮想联翩。这个时候做最后的判断很纠结,很多事情我都没给团队内部人讲过,因为我知道他们也会心动,没心思再去艰苦创业了。
创业很辛苦,一路走下来也放弃了很多东西。我爸妈比较传统,经常说:“你为什么不能像一个普通的打工人,老老实实挣点儿钱就行了。现在环境还蛮好的,你还要拼什么东西?”他们还不太理解我。
但是有的时候人就是为了心中的那团火在努力着。我觉得我还是能够一直坚持过来,原因之一就是在面对诱惑的那一刻我会重新想一想:当初在宿舍启动项目是为了什么?为了钱、为了上市、为了融资、为了发展,为了在CCTV搞个最年轻的80后亿万富翁?都不是!
我一直在往前走,而且也很享受这个过程。就像坐在通往目的地的火车上一样,坐两站、五站下车跟坐10站、100站还在车上的人的感觉不一样,沿途风景永远看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