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学生创业率不高现状,现身说法创业并不神秘———
据教育部一项研究课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1.94%。而厦门市一项统计数据也表明,全市17214名本科生中最后选择创业的有61人,创业比例仅为0.3%。上述数据结果都说明了中国目前大学生创业比例之低。日前,贝塔斯曼公司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了一场名为“创业家精神离你有多远”的宣讲会,与会创业嘉宾与大学生们一起破解大学生创业率不高之谜,共话如何走好创业之路。
“什么是创业家精神?”现场主持人向在座的北大学子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名北大的男生认为“创业家精神就是不怕死的精神”,而另一位北大女生则表示“创业家需要胆大心细”。而现场邀请来的创业家们也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解读了他们心目中的创业家精神究竟是什么。
“我刚工作时一直想的是能够写很了不起的程序,做很棒的程序员,做出很好的产品,对许多人有用。后来之所以创办开心网,是因为我觉得做好一个产品只能让一小部分人受益,而开办一家公司才能让更多的人受益,会更有利于我们做出产品,实现我们的理想。”在开心网创始人程炳皓眼中,创业从来都不是和什么伟大的字眼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创业也是一件很平凡的事:你心中有一个兴趣,你想好了一个东西,你觉得做这件事自己很有乐趣,想把这件事做出来,想把它给做好,就这么简单。
“创业对人大学生来讲,就是在人大西门租一个小房子,倒复习资料,百分之七八十干的都是这种事。据说北大的学生,就是到中关村(000931)刷墙,就是走俞敏洪的路线。”在《创业家》杂志社社长牛文文看来,创业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他说,创业家精神就像心中种了一颗种子似的,哪天突然被召唤了,你就会义无反顾,到哪一天你真的睡不着了,就想做这个事的时候,创业就变得自然而然了。
“创业中的许多事情看起来很难,但当你有决心去做的时候,一步一步也没有那么困难,都是可以做出来的。”“去哪儿”CEO庄辰超更是开玩笑地说,创业找投资人就像追女朋友一样,你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同时还要展现一点小小的缺点,让对方感觉你很真实,这样投资人就会看好你。
●创业率低源于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
虽然现在的大学生依然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不过很多大学生还是表示创业只是个很遥远的神话,他们更愿意冲破头皮去报考公务员、研究生,或者逃离北上广,在二三线城市选择一份安稳的工作。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大学生创业率偏低呢?与会的创业家表达了他们对此的看法。
“俞敏洪那一代的创业家与我们是不同的,那个时候是在失业和失恋的双重打击之下选择创业的。”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龙宇说,现在大学生生活的年代是投资人特别发愁钱投不出去的时代。
“俞敏洪创业时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他们那辈人很多都是被逼着去创业的。”在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合伙人熊伟铭看来,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同了,仅就贝塔斯曼而言,每年就有一亿美元的投资项目,大学生创业更多强调的是精神层面上是否有创业意识,大学生缺乏创业的精神、没有足够战胜困难的勇气,所以怎么会考虑走向创业之路呢。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