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投资环境来看,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企业家、创业家的团队素质。不能一天一个想法,需要资金时,就希望你进来,但真投进去之后,又跟你谈新的条件。现在大家都对投资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也希望企业家和创业团队能够成熟一些。
从创业者本身的素养来看,我认为现在的投资环境已经比过去好很多了。当然,还需要通过一些投资协议对双方有所制约。
问:具备哪些专业素质能够吸引您的关注?
张琼:我们比较喜欢的企业家和创业团队是:他们对自己的行业很了解,而且对行业发展有前瞻性,同时又很务实、有执行力,能够踏踏实实做事,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去适应这个行业。要想做成,哪一点都不能缺失。此外,企业家个人的健康状况也很重要。
问:既然您认为“人”的因素更重要,那么除上述专业素质外,您还看重哪些个人修养?
张琼:企业家想要把企业做大,一定要有“胸怀”,要能够容纳其他人与之共同分享,这一点非常重要。要言而有信,有契约精神,因为即使是再好的投资条款,投之前我们占主动优势,一旦投进去之后主动权就转移到了企业、经营者一方。所以企业家的人品也是我们投资时需要考察的。
问:我们看过一些报道说亚商资本的投资决策机制非常迅速,这跟决策者的构成是否有关?
张琼:我们人员不是很多,而且合伙人一起共事十多年,大家对行业信息都很了解,也都会到第一线去看企业。我去看企业时,更多的不是看他们的财务等事务,而是更注重与企业家交流。因为我觉得人很重要,通过交谈,了解企业家为人处事的方法。我们这么多年都在一线看项目,通过切身实地的感受,开会前大家对企业的状况和前景已十分了解,就不会有太多疑问或其他争议。其实我们的决策过程有两层:一层是经过例会反反复复的讨论,总结出一个结论;第二层就是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敲定落实。这样就会很迅速。
问:有没有这样的案例:亚商看中了一家企业,其他PE也都看中了,但是亚商还是以自身的某种优势抢到了这一单?
张琼:比如说前几个月投的中联信通,是做手机支付的,当时看的人也挺多,最后我们跟另外一个券商直投进去了。